当前位置:首页 > 指南针计划

以德清为中心的苕溪流域原始瓷窑址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4-11-13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

1.为探索瓷器的起源及期发展成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本地区发现的原始瓷窑址时代上可上溯至夏代或夏商之际,无论是产品的胎、釉、成型技术,还是窑炉的装烧工艺,既有成熟性,又有原始性,具有瓷器早期形态的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瓷,为探索瓷器起源和中国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东苕溪流域商代大规模原始瓷窑址群的发现,充分证明这一地区是中国瓷器的重要起源地。而两周时期原始瓷窑址的连续发展,迎来了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2.为各地出土的部分原始瓷产品找到了产地

  江南及北方包括殷墟地区、周原等地出土原始瓷器,无论是器型还是胎、釉等特征,均与东苕溪流域窑址产品相近,可初步确定是本流域产品。因此,东苕溪流域系列窑址的调查与发掘,为探索出土原始瓷器的产地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在殷墟、周原等商周都城区发现本流域的窑址产品,不仅证明原始瓷在先秦时期是一种象征身份与地位高等级器物,而且进一步证明北方原始瓷极可能是南方生产。

3.为建立太湖地区先秦时期原始瓷编年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十持续时间长,器物演变脉络清晰,从夏商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可基本建立太湖地区完整的先秦时期原始瓷编年序列。在本区域内遗址发掘不多、编年材料不丰富的情况下,可反证遗址的年代,有助于建立本区域内更加详细的先秦考古学文化编年。

4.充实了太湖地区商周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使用原始瓷礼器而非青铜器随葬是越国墓葬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原始瓷在越及先越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意义类似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是使用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先秦时期原始瓷的规模生产,表明当时原始瓷制作不再依托遗址而形成独立窑区,是探索当时社会分工的重要依据;大量原始瓷礼器、乐器、工具、兵器、农具等的出现,反映本区域内有自身独特的礼器制度;本窑区产品在殷墟、周原等都城区的出现,为探索中原与太湖地区交往提供了重要线索。

  浙江是瓷窑址的最重要分布省份之一,中国先秦原始瓷与汉六朝成熟青瓷窑址几乎都集中在浙江。浙江瓷窑址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至夏商时期,延续至明清,其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成四个大的阶段:先秦时期的原始瓷、汉六朝时期成熟瓷器的产生、唐宋时期的越窑、宋元明时期的龙泉窑。其中制瓷史上的两个里程碑式技术跃进:原始瓷的起源与成熟青瓷的出现,均发生在浙江,浙江不仅在夏商时期发明了原始瓷,而且在东汉时期成功烧造出了成熟青瓷,同时这一伟大的技术成果造就了先秦与汉六朝时期浙江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制瓷中心的地位,而唐-明代,其制瓷技术亦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因此浙江先秦及汉六朝时期的瓷窑址考古是解决世界瓷器起源与早期发展史的重要手段。探索瓷器的起源尤其是先秦原始瓷的起源及其发展与成熟的“瓷之源”课题,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几年来重点实施的课题之一。2007年以来,“瓷之源”课题组先后对德清火烧山西周至春秋时期窑址、德清亭子桥、长山战国时期窑址、湖州南山夏商时期窑址进行了发掘,并对东苕溪中游两岸完成了窑址的初步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发现了大量的窑址,将原始瓷最早出现时间上溯至夏商时期,并建立从夏商时期到战国时期基本完整的原始瓷起源与发展序列;出土大量的原始瓷标本与揭露丰富的窑炉、作坊等遗迹,为恢复先秦时期窑业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确立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