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德清小马山窑址清理简报

 发布时间:2010-11-22

周建忠(德清县博物馆  313200)


【摘 要】浙江德清县乾元镇小马山窑址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也生产少量黑釉瓷器,是德清窑的重要窑址之一。本文为自20世纪50年代“德清窑”感念提出以来的首篇较为科学的调查清理简报。

【关键词】 德清窑  窑址  青釉  黑釉  德清

   一  前言

   小马山窑址位于德清县乾元镇(原县城)德清大桥东端小马山南坡上,面向环城西路,西依导流港。小马山实名赤土山,是一座低缓的近圆形小山丘,因山土颜色而得名,与成山对河相望。1982年作为德清窑代表性的窑址被公布为德清县第一批县级文保单位。1995年经省文物局批准,德清博物馆在章海初同志的主持下做了局部抢救性考古清理。2007年对清理出来的标本清洗、归类、整理工作得到了德清博物馆俞友良、朱建明的大力支持,朱建明还多次指导整理工作,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二  出土器物

   (一)青釉瓷器

   1 碗   按地足分为平底与假圈足两型。

   A型:深灰色胎质,弧敛口,弧腹略深,平底。部分口沿下有一道细凹弦纹,青釉不及底,底部一般呈火烧红色,内外底常见有锯齿状窑具或泥点的间隔痕。DXY1:1,内外底有泥点间隔的痕迹,外腹无釉处局部露出乳白色的化妆土层。口径10.8、底径5.8、高4.2厘米(图一,1)。DXY1:2,内外底有泥点间隔的痕迹,内腹粘结有小片同类器物的残片。口径11、底径6.2、高4厘米(图一,2;图十一)。DXY1:3口沿下游凹弦纹一道,口沿上有浅小的点彩装饰,内外底有锯齿状窑具间隔的痕迹。口径15.6、底径10.2、高6.6厘米(图一,3)。DXY1:4,器型较大,口沿下游凹弦纹一道,口沿上有点彩装饰。口径24.4、底径13.8、高9.6厘米(图一,4)。

   B型:弧敛口,弧腹略深,假圈足。器腹满釉,外底无釉呈火烧红色。DXY1:5,深灰色胎质。口径8.4、底径5、高3.4厘米(图一,5)。DXY1:6,深灰色胎质,口沿下有细凹弦纹一道,釉色青黄并开西片。内外底有泥点间隔的痕迹。口径10.6、底径6.6、高4.4厘米(图一,6)。DXY1:7、口径10、底径7、高4.4厘米(图一,7;图十二)。DXY1:8灰色胎质,口沿下游细凹弦纹一道,内外底有泥点间隔的痕迹。口径16.2、底径10.2、高7.6厘米(图一,8)。

   2、盘口壶   形体较高大而瘦长,大盘口微敞,腰略束,进步较长,圆肩,深弧腹斜收,平底,肩部多为双复系。DXY1:11,紫红色胎质,双复系,仅口沿上点彩,亮点一组,四组等距分布于口沿上,釉色不均,一侧呈青翠色,另一侧呈青黄色。口径17.6、残高12.8厘米(图二,1;图十四)。DXY1:12,胎分两层,内层呈紫红色,外层呈灰白色,双复系,口沿、系面上有点彩。釉剥落较为严重,露出乳白色的化妆土层。口径19.2、残高14.4厘米(图二,2)。DXY1:13,深灰色胎质,青黄色釉开细片,口沿保存较小,是否施点彩情况不明,除残存的双复系上外,颈肩相接处有一圈褐彩,不规则下流。口径17.2、残高12厘米(图二,3;图十五)。DXY1:14,深灰色胎质,双复系,口沿、系面上点彩装饰,口沿上点彩小而淡。青釉均匀,釉色青翠。口径16.8、残高12厘米(图二,4)。DXY1:15,盘口壶的腹、底部,盘口残,紫红色胎质,圆肩上有双复系,系面上有点彩,下腹及底无釉处多呈火烧红色,腹部一侧因受侵蚀而剥落较为严重。最大径22.8、底径10.8、残高26.8厘米(图二,5;图十六)。DXY1:16,深灰色胎质,双复系,仅口沿上点彩小而淡。口径18.8、残高12厘米(图二,6;图十七)。DXY1:17,盘口壶底部,灰黄色胎叫粗松,气孔较大,釉色青翠,施釉不及底,釉边缘无化妆土处釉色明显较深,表土不平。无釉处呈火烧红色,底部有垫具垫烧的痕迹,内腹无釉。口径11.2、最大径26.4、残高20厘米(图二,7)。

   3、鸡首壶   盘口状,敞口,颈较细长,圆肩,深弧腹,平底。肩部多设对称的方桥形系,系之间一侧为鸡首,另一侧为圆形柄。鸡首多高昂,圆嘴中空,高冠上耸,圆眼。柄作成简单的龙首形。DXY1:18,灰黄色胎较为疏松,并有多处较大的气泡,方桥形系菱角分明,釉色青翠。腹部粘结有大块洗类残高17.2厘米(图单,4;图十八)。DXY1:19,深灰色胎,口沿残存龙首形柄的残片。口径12、残高9.8厘米(图三,5;图十九)。DXY1:20,鸡首。灰黄色胎。圆嘴中空,但与鸡首县粘的器腹部无孔,鸡首为纯装饰性而不具有流的功能。直径2.4、高5厘米(图三,1;图十二)。DXY1:21,鸡首。颈极细高,空心作流状。直径2.6、高7.5厘米(图三,2;图二十一)。DXY1:77,鸡首。颈极细高,实心,制作简洁。直径1.8,高6.2厘米(图三,3;图二十二)

   4、罐   口沿形态较多。徐1:22,灰胎,圆唇直口,颈略高,溜肩,深弧腹,底残,肩部有横方桥形系,内外均有釉。口径21.8、残高15.6厘米(图四,4)。徐1:23,深灰胎,形态与徐1:22同,肩部有泥条系,从残存的情况来看,当为两对等距分布,纵向与横向相间。口沿、系面、肩部有点彩装饰。口径23、残高10厘米(图四,7)。DXY1:24,深灰胎,形态与徐1:22同,口沿、系面有点彩装饰。口径20.4、残高9.2厘米(图四,3;图二十七)。DXY1:25,灰胎,胎质较为细密,圆唇,侈口,圈沿,圆肩深弧腹,肩部有凹弦纹三道,再堆贴双复系,底残,内外均有釉,釉色极佳。口沿、系面、肩、腹部有密集的点彩装饰。口径18.4,残高11.6,最大径24.4厘米(图四,8;图二十三)。DXY1:26,灰胎,圆唇,直口短颈,肩较隆,肩部有方桥形系,内外均有釉,内腹粘结有碗类器物的口沿残片,底残。口径14.6,残高11.4厘米(图四,10)。DXY1:27,灰胎,方唇,短颈,肩较圆,肩部有凹弦纹两道,堆贴横向方桥形系。方唇上有泥点间隔痕迹,上面当再置器物烧造。系面、肩部有点彩装饰。口径13.4、残高5.2厘米(图四,9)。DXY1:28,深灰色胎质,尖圆唇外凸,形成窄平沿,直口,溜肩,深弧腹,肩部有方桥形系,内外均有釉,底残。口径22.4,残高16厘米(图四,2)。DXY1:29,深灰色胎质,形态近DXY1:28,口沿上有点彩密集装饰。口径25.4,残高5.4厘米(图四,1;图二十四)。DXY1:30,深灰胎,盘口,束颈,圆肩,下腹部残。口径20.6,残高7.2厘米(图四,5)。DXY1:31,深灰胎,盘口,束颈,圆肩,肩部有横向方桥形系,口沿及系面上有点彩装饰。口径13.6,残高6.6厘米(图四,6)


   5、洗   方唇,微敛口,口沿下游凹弦纹两道,深弧腹,平底,施釉不及底,露胎处呈火烧红色。DXY1:32,灰胎,内外底有锯齿状窑具间隔的痕迹,内腹釉色青黄,外腹青翠。口径28.8,底径14.2,高11.4厘米(图五,1)。DXY1:33,灰胎。底残。口径28.2,残高10厘米(图五,2)。

   6、砚   圆唇,敛口,斜直腹极爱,大平底,兽形足外撇。内底呈火烧红色并有使用间隔具后留下的痕迹。外腹、底、足均施釉。DXY1:34,灰胎,有多处气泡。口径26.2、最大径28.2、通高7厘米(图五,5:图二十五)。DXY1:35、桔黄色胎质。口径19.4、最大径21.6、通高5.4厘米(图五,4:图二十六)。DXY1:36,桔黄色胎质,外底釉剥落较为严重。口径20.2、最大径22、通高5.4厘米(图五,3)。

器盖   DXY1:37,灰胎。盝顶形,中心有小桥形钮,中间略内凹。折棱明显。仅盖面施釉,青釉完全剥落。背呈火烧红色。外圈有泥点痕。口径8.8通高5.6厘米(图五,6)。DXY1:38,同DXY1:37,盖面有两圈点彩装饰。口径8.4、通高4厘米(图五,7)。DXY1:39,同DXY1:37,但盖面釉保存完好,釉色佳,并有两圈点彩装饰。口径9、通高3.6厘米(图五,8)。

   (二)黑釉瓷器

   1、碗  与青釉碗相同,按底分为两型。

   A型:平底碗,深灰或灰胎,弧敛口,弧腹略深,平底,部分口沿下有一道细凹弦纹,平底,釉不及底,底部一般呈火烧红色,内外底常见有锯齿状窑具或泥点的间隔痕。DXY1:40,酱色釉,聚釉明显,器型小,仅外底有三个泥点间隔的痕迹,可能是叠烧的最上面的一件器物。口径6.8、底径5、高2.4厘米(图六,1;图二十八)。DXY1:41,黑釉较均匀,釉色深黑而较佳。口径8.8、底径5.4、高3.6厘米(图六,2)。DXY1:42,施釉不均,聚釉明显,呈酱黑色。口径8.8、底径5.4、高3.6厘米(图六,3;图二十九)。DXY1:43,口沿下有凹弦纹一道,内外底有锯齿状窑具间隔的痕迹。口径15.2、底径8.6、高6.2厘米(图六,7;图三十)。

   B型:深灰胎,弧敛口、弧腹略深,假圈足。外腹施釉不及底,无釉处呈火烧红色。DXY1:44、外底有泥砂间隔痕。口径9、底径6.2、高4厘米(图六,4)。DXY1:45,口沿下有凹弦纹一道。口径9.2、底径6、高3.8厘米(图六,5)

   2、鸡首壶   盘口较直或内束,颈部略粗,圆肩深弧腹,形体较矮胖,肩部多为方桥形对系,系一侧为鸡首,另一侧为圆形柄。鸡首高昂,形态多样。圆柄有作成简单的龙首形。黑釉色较佳。釉层厚。DXY1:48,桔黄色胎质,酱黄色釉,剥落较为严重,残片肩部残存龙首形柄的痕迹。口径12.4。残高14厘米(图七,1)。DXY1:49,深灰色胎质。口径11.8、残高10.8厘米(图七,2)。DXY1:50,深灰色胎质,口沿上残存龙首形柄的痕迹。黑釉较厚。口径12.4、残高10厘米(图七,3)。DXY1:51,深灰色胎质,口沿残存龙首形柄的残片,肩部有鸡首圆孔。口径8.8、残高10.4厘米(图七,4)。DXY1:52、鸡首矮胖而较大,圆嘴中空上翘,上端刻划两道细短直线,鸡冠高耸而略后掠,圆眼外凸,并刻画橄榄形眼眶,后脑部有凹直线一道。与鸡首相接处的器腹有一圆孔,与嘴相通,当具有流之功能。直径3.6、高5.7厘米(图八,1;图三十一)。DXY1:53,同DXY1:52。直径3.6、高6.6厘米(图八,3;图三十二)。DXY1:54,同DXY1:52。但腹部无孔,非作流用。直径3.1、高5.6厘米(图八,2;图三十三)。DXY1:55,同DXY1:52,直径2.7、高4.2厘米(图八,6;图三十四)。DXY1:56,紫红色胎质,圆嘴上翘,中空呈流状,冠残,橄榄形眼外凸。直径2.1、高6.4厘米(图八,4)。DXY1:57,灰胎,圆嘴上翘,仅嘴部中空,其余为实心,细长颈,冠残。直径1.6、高5厘米(图八,7)。DXY1:58,双鸡首,双肩并残,圆嘴上翘,实心,一冠残。直径1.4,高5厘米(图八,8;图三十五)。DXY1:59,深灰色胎质,圆嘴上翘,实心,近圆形眼外凸,残冠。直径2、高2.6厘米(图八,5;图三十六)。DXY1:60,深灰色胎质,尖嘴鸡首,橄榄形眼。直径1.2、高3.6厘米(图八,9;图三十七)。DXY1:61,双圆柄,紫红色胎质。直径2.1,残高13.7厘米(图七,5)。DXY1:62,单圆柄,深灰色胎质,头部作成简单的龙首形,直径2.2,残高12厘米(图七,6)。

   3、盘口小罐   小盘口,短颈较细,圆肩,腹较鼓,平底,肩部有纵向对系,施釉不及底。腹下积釉较厚并呈泪痕状下流。无釉处呈火烧红色。DXY1:63,口沿上粘结有黑釉残片,釉色深黑。口径7.2、底径7.2、腹径12、高12.2厘米(图九,1;图三十八)。DXY1:64,灰胎,釉几完全受侵蚀。口径6.2、底径7.8、腹径11、高11.2厘米(图九,2)。

   4、罐   形态较多。DXY1:65,盘口,束颈,肩较鼓,深弧腹。内外有釉,釉层厚,釉色深,玻璃质感强。口径24.4、腹径25.4、残高10厘米(图九,3:图三十九)。DXY1:66,盘口,近DXY1:65。口径18.4、腹径21.6、残高14厘米(图九,5)。DXY1:67,深灰胎,尖圆唇,侈口外翻,圆肩,肩部有两道较深的凹弦纹,并残存有横向复系。口径17.2、腹径22.2、残高6.2厘米(图九,4)。DXY1:68,小罐,灰胎,底部因未烧透而呈桔黄色。圆唇,直口短颈,圆肩深弧腹斜收,肩部有凹弦纹两道,并残存有纵向小泥条系,釉保存不佳。口径7.2、底径5.8,腹径10.8、高10厘米(图九,6)。

   5、灯盏   灯柱极高,上细下粗圆柱形,上部为小盘口状托盘,上下两头各有较宽的凹弦纹两道,中空,直贯器底。胎土多呈紫红或紫黑色的较深胎色,胎质较细腻,致密,施釉不是很均匀,有流釉现象,釉层薄处呈酱黑色或酱青色,釉黑处则呈黑色,釉层越厚,釉色越深。DXY1:69,深灰胎,釉较佳。口径6.8、残高9.2厘米(图九,7)。DXY1:70,深灰胎,釉保存不佳。口径6.8、残高15.4厘米(图九,8)。

   (三)窑具

   包括垫具与间隔具两种,垫具一般为高达的直筒形,也有两个锯齿形间隔具上下叠压使用的。

   间隔具有二种,一种是锯齿形间隔具,大小不一;另一种是使用泥点间隔。

   DXY1:71,垫具,粗砂质,近直筒形上大下小,圆面中间有小圆形镂孔,托面上有圆形凹窝一圈。托面直径12.4,高15.6厘米(图十,1)。

   DXY1:72,垫具,粗砂质,近直筒形略内束。托面直径12.4,高12.4厘米(图十,6)。

   DXY1:73,间隔具,圆形托面,底锯齿形。托面直径12.8,高6厘米(图十,4)。

   DXY1:74,胎略细,上大下小。托面直径10,高4.8厘米(图十,5)。

   DXY1:75,腰略内束,形体较小。托面直径4.8,高2.8厘米(图十,3)。

   (四)装烧方法

   本窑址出土的器物极少见有生烧的现象,少部分器物仅在底部因未烧透而呈桔黄色。并且与瓷片同时出土有大量的垫具,多呈直筒形,较高大,因此推测已完全使用垫具装烧。

   碗、洗类器物成摞叠烧,其间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泥点间隔,另一种是使用锯齿状间隔具。部分罐类器物的口沿上也有泥点间隔的痕迹,推测在上面亦叠置器物烧造。

   青釉瓷与黑釉瓷当同窑烧造,并见有青釉瓷与黑釉瓷内摞相叠烧造的现象。

   DXY1:9, 青釉A型碗叠烧粘结,深灰色胎质,口沿下有凹弦纹一道,口沿上有点彩装饰,泥点间隔。外碗口径16.8,底径9,高6.2厘米。内碗口径13.2,底径10,高3.8厘米(图一,9;图十三)。

   DXY1:10,同上。外碗口径15.6,底径8.8,高7厘米。内碗口径13.4,底径9.2,高4.4厘米(图一,10)。

   DXY1:46,两件器物烧结,上面一件近似于B型黑釉碗,但内心有一圆柱形的残痕,可能是一小立鸟。下面为一件青釉B型碗,以锯齿形间隔具间隔。上碗口径11.4,底径8,高4厘米。下碗口径8.8,底径6.2,高4厘米,窑具高3厘米(图六,8;图四十)。

   DXY1:47,A型黑釉碗内底粘结有一件锯齿形间隔具。碗口径8.8,底径4.8,高3.6厘米,窑具高3.5厘米(图六,6)。

   DXY1:76,上部为一件A型青釉碗,内底有锯齿状窑具间隔的痕迹。下部粘结一件锯齿形间隔具,上大下小。碗口径21.6,底径12.8,高7.2厘米,窑具高5.6厘米(图十,2;图四十一)。

   三  结束语

   小马山窑址出土的器物以青釉瓷器为主,约占80%,黑釉瓷器仅占20%左右。青瓷主要型为碗,其次是盘口壶,少量的鸡首壶、罐、洗、砚等。黑瓷也以碗为主,少量的鸡首壶,小盘口壶、罐、灯等。两类器物胎一般较粗疏,夹杂有较多细砂,小气孔较多,常见有大气泡的现象,胎色较深,呈深灰色、灰黑色或紫红色,少量灰白色。青釉均施化妆土,因此釉面光洁,釉层较厚而滋润,釉色厚重,玻璃质感强,一般外腹施釉不及底,下腹及底无釉处多呈火烧红色,局部露出乳白色的化妆土层或施釉超出化妆土层而釉层不平,釉色较深。常见点彩装饰,碗类器物见于口沿上,盘口壶,罐类器物除口沿外。还常见于肩部、系面等。黑釉泛酱色不施化妆土,但釉层厚,釉厚处呈黑色,釉层越厚釉色越深。施釉不及底,在釉的下端往往形成很厚的一圈积釉。

   德清古窑址史书无载,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小山富士夫首次对位于德清老县城城关镇(现改为乾元镇)的几处窑址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集了部分标本。他在《支那青瓷史稿》“越州古窑址”下有“德清古窑”条,但并没有提出德清窑的概念,也没有认识到德清古窑址与宁绍一带越窑的区别。

20世纪50年代,因工程建设等原因,汪扬,王士伦等考古界前辈先后对德清老县城几处窑址重新进行了调查、资料初步整理与发表,总结了德清古窑址产品的基本特征:“自欺的胎骨颜色不一,大都是黑褐色的,也有灰色与灰白色的。釉有黑釉和青釉两种。此外还有点彩的,大多饰在器盖上。施釉技术没有越瓷那样高明,缺乏控制力,具体表现在施釉不匀,厚薄悬殊,釉泪流挂,釉斑密布上。德清窑瓷器没有花纹,越瓷中常见的装饰花纹如兽首(或铺首)和器缘的各种图案,在德清窑瓷器中很难找到。这是六朝晚期青瓷发展的一种趋向。德清窑瓷器都使用圆底多足形的窑具,窑具大小高低是很据瓷器器形需要而定的,最小的底径5厘米,最高的高27厘米,这种形式的窑具在越瓷窑址中很常见,德清窑瓷器的器形有如下几种:盘口壶、鸡首壶、虎子、罐、灯盏、三足砚、碗、陶研椎、陶鸡等。”[1]这一时期的调查者已认识到了德清古窑址与越窑的区别,并首次提出了“德清窑”概念。

   应该说他们对德清老县城几处窑址的 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对瓷胎、釉色的观察也基本准确。通过对小马山窑址的整理,可对以上几点做出如下修正:

   首先关于点彩,小马山窑址比较普遍,从器类上看,青釉的碗,罐,盘口壶,洗及器盖等器物均可分为施点彩与素面两种,碗主要施于口沿上,一般是四点等距分布,彩点较小、淡而不明显;罐施与口沿、肩、系等位置,一般数点等距分布,偶见密布于器体者;盘口壶施于口沿或口沿及肩。系部;盖发现较少,一般作内外两圈各四点等距分布;洗因器型较大,点彩亦较大,并发现每组两点的组合。

   其次是施釉技术,小马山窑址标本中,青釉产品均施化妆土,小马山窑址标本中,青釉产品均施化妆土,因此釉层均匀,釉面光洁,釉色厚重,基本不见浮光,少见流釉与剥釉现象;黑釉施釉差别较大,鸡首壶。盘口壶等大型器物施釉较佳,釉层厚、施釉均匀,釉色纯净,真正达到色黑如漆的程度,但碗类器物施釉较差,釉层厚薄不均,釉厚处呈黑色,薄处则凡酱黄色,器面斑驳。

   第三,关于窑具,小马山有两种,一种是粗大直筒垫具,一种是锯齿形间隔具。两者均大小不一,适合烧造大小不同的器物。但并非所有的器物均使用间隔具,小马山相互粘连的器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下两器物之间使用锯齿状间隔具,另外一种就是仅泥点间隔。

   第四,B型碗弧敛口,弧腹略深,假圈足。其形态介于A型碗与南朝弧腹较瘦高碗之间,具有南朝时期的特征。因此本窑址的时代从东晋中晚期开始,持续到南朝早期。

   此外,与越窑的比较,也有失偏颇。以小马山为代表的这几处要吃的年代基本相同,大致从东晋中晚期开始,持续到南朝早期,跨度不大,与越窑的比较,必须也限于此一时期,这样才有意义,而不是与整个越窑时期的产品相比较。

   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位于德清县洛舍镇章家桥村的宅前窑址进行了德清窑历史上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528平方米,揭露唐代龙窑5座,并出土了大量瓷器标本。产品有碗、盘、缸、钵、壶、碟、砚、灯等。早期以黑釉为主,一部分青釉。晚期除继烧黑釉、青釉外,还出现了青釉褐彩产品。这些唐代产品的发现也弥补了以前认为德清窑时代为东晋——南朝的不足,把德清窑的下限延长到唐代晚期[2]。

清理:章海初

绘图:岳友军

整理:周建忠、郑建明

注释

   [1]   汪扬:《德清窑点差散记》,《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0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德清窑瓷器》,《文物》1959年第12期。

   [2]  《德清宅前窑址发掘》,《浙江文物年鉴(2000)》,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