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浙江德清原始青瓷制作工艺与装饰

 发布时间:2010-10-15

   原始青瓷器是瓷器原始阶段时的制品,一般认为产生于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胎体是用瓷土作原料,含铁量在2%左右,经过人工施釉,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成。器物大多为罐、碗、盘、豆等日用器,也有仿青铜器的尊、卣、簋、鼎、等器形。春秋、战国时也有一部分钟、錞于等仿青铜乐器。原始青瓷在中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现,尤其以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太湖地区的吴越故土最为集中。经化验后证明,这些原始青瓷的瓷胎系用瓷土烧制而成,其釉是以铁的氧化物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色以青绿为主,少数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器物制作基本上采用轮制法,也有手捏和泥条盘筑法成形后再经过轮修的。常见的装饰工艺采用刻划、模印、点戳、堆贴等技法,纹饰丰富多彩。器物装烧采用的叠烧法和使用间隔窑具、窑底垫座,并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地改进。从原始瓷器的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及物理性能来看,原始青瓷已经具备瓷器的基本特征。至少不晚于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制作工艺技术趋于成熟,为东汉时期青瓷从原始状态中脱颖而出奠定了技术基础。但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比较低,原料的处理比较粗糙,杂质较多,而且胎料的可塑性较差,胎体颇多裂纹、变形、起泡。器物造型也比较简单,控制火侯不够成熟,釉色尚不稳定等。与后期成熟的瓷器相比,带有明显的原始色彩,所以称之为“原始青瓷”。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址迄今发现并不多,在浙江省的绍兴市和萧山区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窑址,而在浙江省德清县及德清窑范围内发现了商至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窑址群。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浙江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德清及德清窑故乡原始青瓷窑址群的发现,是研究浙江青瓷起源重要的实物资料。

   德清县今为浙江省湖州市属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德清历史悠久,《禹贡》中为古防风氏之国,春秋先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统一六国,属会嵇郡。德清是德清窑瓷器的主要产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原县城,即今乾元镇焦山、丁山、大家山等地发现了六朝时期的古窑址,因在烧造青瓷的同时兼烧黑瓷且黑釉匀润饱满,色黑如漆深受人们喜爱,是当时已经发现的我国较早生产黑瓷的窑场,因此被古陶瓷研究界命名为“德清窑”。但是一般认为德清窑的烧造历史并不长,1982年中国硅酸盐研究会编《中国陶瓷史》:“从东晋至南朝初,历时100多年”。由于越窑东汉黑瓷的发现,德清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急剧下降,有的甚至认为它仅仅是受六朝越窑的影响而短暂存在的一个窑场。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后,湖州市和德清县的文物工作者先后新发现古代窑址近50处。最早的原始瓷窑址时代可至商代1。以及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瓷窑址2,东汉至隋唐时期的瓷窑址34。著名古陶瓷专家朱伯谦先生经过对这些古窑址和实物标本的考察以后认为:“这些古窑址的新发现,不但改变了德清窑仅在东晋至南朝时期有过陶瓷生产的看法,而且找到了德清窑的演变和渊源关系。它自东汉创建以来直到唐代,瓷业生产延续不断,是我国又一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瓷窑5”。本文选择从商代至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处古窑址,就德清窑早期原始青瓷生产的工艺成就、装饰特点作一管窥。

商末至周初时期

   黄梅山窑址:位于湖州市青山乡黄梅山,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器形有豆、罐、器盖等,成形采用拉坯或泥条盘筑结合轮修的工艺技术,器物内底均有旋坯留下的痕迹。豆盘与豆把是分制后再衍接,罐类内壁有拍印纹饰时抵手留下的垫涡。纹饰主要有席纹、云雷纹、回纹复合云雷纹几种,印纹较浅。施淡淡的青黄色釉,釉容易剥落。黄梅山窑址所出器物和纹饰特征不见于吴越地区流行的土墩墓或土墩石室墓,根据对这种墓葬的分期,一般认为它的上限在西周早期,下限不晚于战国早期。据此,该窑址烧造原始青瓷的时代约在商代末至周初6。黄梅山窑址开浙江青瓷一代先河。

西周末至春秋时期

   有火烧山、防风山、苦竹坞窑址等5处:其中火烧山窑址现为德清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康镇龙山村火烧山。1958年建造掘步岭水库时大坝从山上通过,现东西两坡被大坝所压,仅暴露南北两坡的部分堆积与窑炉遗迹,面积约600平方米。遗物有原始青瓷碗、盘、罐、钵盖等。产品以原始青瓷为主,印纹陶少见。堆积中包涵大量红烧土、原始青瓷残次件和垫珠等。原始瓷有饮食器和贮存器两类,器形较丰富。胎质较粗,夹杂较大的颗粒和气孔,呈灰或灰黄色。成型采用泥条盘筑结合轮修的方法,罐类内壁有泥条盘筑痕。部分碗的底腹之间接痕明显,外底无线割痕迹,说明不是一次拉坯成型的,口沿较规整,应该是经过轮修的。另有一部分碗系拉坯成型,外底都有粗大的线割痕迹,器形较规整,胎体厚薄匀称。碗、盘、盂等器的内底至腹壁普遍有螺旋纹。装饰采用堆贴、刻划、拍印等技法,碗、盘的口沿及罐耳的两端等处多见堆贴s形纹。罐类以大口桶腹的形制为主,一般都有装饰性的U形绹纹系或泥条合并系,外壁拍印云纹、变体云纹、大小重圈纹或锥刺纹等。有的印纹深凹,近似凸雕。施釉用浸釉法,器物除外底无釉外其余部位均施釉,釉层厚而不匀,常见凝聚的釉斑。釉色较深,除青绿、青灰、青黄色外,并有一些酱褐色釉,有的已近似黑釉。装烧碗类时采用套装叠烧法,以粗沙粒、窑渣颗粒直至经过专门捏制成型的泥团形垫珠作为叠烧时器物之间的间隔物。由于火候掌握不准,器物多见过烧变形、开裂、粘连或欠烧引起的生胎、胎釉结合差等现象。火烧山窑址的产品在古越地区的土墩墓有出土,参照这些资料,对本类窑址的年代分析如下:筒腹罐、碗、盂、盘、盖等,分别与浙江德清新联皇坟堆7、江苏无锡璨山、庙山、武进城湾山、宜兴洑东山、江阴大松墩、溧水宽广墩等土墩石室墓所出相似或一致。本类窑址器物常见的“S”形附加堆纹与“U”形綯纹系等也与上述地区墓葬出土器物特征一致。罐类拍印的云纹、变体云纹、凸出器表的锥刺纹等,是同期青铜器纹饰的模拟,与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II式簋、盘、III式尊所饰的云形夔纹、尖叶勾连纹、锥刺纹极相似。这种印纹属苏南土墩墓早期阶段一、二期8。据此,初步把第一类窑址的年代定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

战国时期

   有南山、亭子桥、冯家山,鸡笼山等8处。

   南山窑址:位于龙山乡东坡牧场东约200米南山西坡,地表遗物分布约150平方米,坡下沟渠断面距表土0.5米处有一长约6米、厚1米的堆积层,其中包涵红烧土块、窑炉烧结物以及碗、盘、豆、缽、瓿、罐等残器和窑具等。

   亭子桥窑址:位于龙山乡龙胜村亭子桥侧的山坡上,现为耕地,因历年耕种,大量遗物散露于地表,面积约400平方米。遗物除与南山窑址相似的以外,另发现少量原始瓷甬钟残件与米字纹、麻布纹等印纹陶罐的残件。

   冯家山窑址:位于洛舍乡砂村冯家山南坡,遗物分布面积约70平方米,遗物与南山窑址基本相同,另有原始青瓷与少量錞于残余件。

   这类窑址的产品,除碗、盘、豆、盂等小件食器外,瓿、罐、缽洗等大件贮存器数量较多,器形丰富。第二类窑址流行的直腹筒形碗此时已演变成盅、碗的造型外廓线条柔和。轮制技术又有了提高,器形规整。瓿小口丰肩,容量大,便于加盖封存,但制作时不易一次拉歪坯成型,则采用上下分制后衔接的新工艺。碗、盅等装饰纹样以水波纹、弦纹为主。罐、瓿的肩腹部多见压印直条纹、云纹、刻划或戳印锯齿纹、C纹等。瓿多见堆贴铺兽或铺兽衔环,并从穿孔较小、堆贴位置较低向穿孔增大、堆贴位置高出器口发展。有的瓿,在完成成型、印纹、施釉等工序后,重新置于陶车上,在肩腹部出数道宽带纹,无釉露胎处因受二次氧化呈紫红色,成为一种新颖的装饰技法。由于装烧的需要,器物均为局部施釉,凡适合于叠烧的碗、盘、缽等的内外底不施釉,瓿、罐等容器施器釉不及底,无釉处呈朱红色或紫褐色。釉层厚而不匀,聚釉、挂泪痕较金多见。釉色有青绿、青黄、酱褐色,并有少量黑釉与局部呈现的天蓝色窑变釉。器物叠烧时用瓷土粉末作为间隔物,底部都粘有这种物质。值得注意的是三处窑址普遍发现了窑底垫座窑具。

   战国窑址的器物造型丰富,纹饰富于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器物于吴越地区盛行的土墩墓中基本不见,根据对这种墓葬的分期,其大致年限自西周前期至战国早期,这种分期为推断本类窑址的上限提供了依据。战国窑址器物群与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原始青瓷极其相似910。碗、杯、缽、洗、瓿、豆等分别与浙江绍兴县漓渚、江山大溪滩、上虞严村等战国土坑墓所出同类器物一致或相似。部分器物与上海市金山县戚家墩遗址的下层所出一致,戚家墩遗址的地层关系是:上层为汉代文化、下层为战国中晚期文化。据此,这些窑址的年代当在战国早中期。

   原始青瓷是古越地区重要的手工业品,它与几何印纹陶一起为越文化的特征之一。德清窑早期原始青瓷窑址群的发现,必将促进吴越文化的研究,同时有助于认识浙江、江苏等地区古墓葬、遗址所出相同器物的烧造地点问题。

   德清窑早期商周之际的古窑址,是浙江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烧造原始青瓷的窑址。春秋战国之际古窑址的发现,证明了当时浙江不仅有绍兴、肖山、诸暨等位于越国都城周围的原始瓷、印纹陶生产中心,而是有其他生产中心。但德清窑址以生产原始青瓷为主,这与绍兴等地的窑址兼烧印纹陶的情况有一定的区别。战国早期以后的几处窑址,对研究浙江早期原始青瓷向秦汉时期高温釉陶的发展演变过程增添了一个环节。

   近年来考古调查发现证明,德清窑自东汉成熟以来直到唐代,瓷业生产延续不断,它的出现是与德清早在商周时期创烧原始青瓷的历史条件分不开。德清窑早期原始青瓷发轫于商末周初的黄梅山窑址,西周早中期的古窑址虽然至今没有被发现,但是这一时期的制作工艺与装饰我们可以从德清独昌山、南王山等西周土墩墓出土器物中略见一斑11。至少不晚于春秋早期,就已经初创器物套装叠烧工艺,并用粗沙粒、窑碴、垫珠作器物之间的间隔物,从而把春秋战国之际富盛等窑采用垫珠叠烧的历史提前了。笔者认为:江浙等地西周土墩墓中常见的圈足豆,至春秋早期圈足退化,逐渐演变成碗,这种形制上的变化除实际使用的因素外,极可能与碗类更适合于套装叠烧的工艺有关。战国时期叠烧采用瓷土粉末作间隔,这对降低窑位、增加装烧量等有着积极意义。窑床垫窑具的发明和使用把以前发现汉代才使用这种窑具的历史提早到战国,说明了战国时期窑炉及装烧技术的进步。部分原始酱褐釉瓷、黑瓷虽只能认为是釉料配制还不稳定所致,但确也为德清窑黑瓷找到了始祖。德清窑早期原始青瓷制作工艺成就与装饰艺术的创新和开拓,使我们重新看到了它在浙江青瓷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和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

   注释

    1潘林荣:《湖州黄梅山原始瓷窑址调查简报》,《东方博物》

    2朱建明:《浙江德清原始青瓷窑址调查》,《考古》1989年第9期。

    3朱建明:《浙江德清汉代窑址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6年年会专辑》。

    4朱建明:《隋唐德清瓷窑址初探》,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三辑1990。

    5朱伯谦:《浙江瓷业的新发现与探索》,《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

    7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头的原始青瓷器-兼谈原始青瓷生产使用中的若干问题》,《文物》1982年第4期。

    8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的分期》,《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

    9南京博物院,无锡市锡山区文管会:《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期。

    10朱建明:《浙江德清战国原始青瓷制作工艺初探-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原始青瓷器的产地》,《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辑2006年。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浙江德清县独苍山及南王山土墩墓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