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德清古代窑业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0-10-15

 袁华(德清县博物馆 313200)


【摘要】经过

50余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德清境内发现了大量的自商周经东汉、六朝直至唐宋的古代陶瓷窑址,主要可分为原始瓷器和“德清窑”青或黑釉瓷器早晚两大类,是构成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德清窑业综述


   一

   现有的考古调查资料可以证明,浙江德清的窑业历史从商周开始,经汉、六朝直至唐宋,约二千余年。然而遗憾的是,历代史料和地方文献却无记载。有关德清窑址最早的记载,见于日本人小山富士夫编著的书籍。20世纪 30年代小山富士夫曾到过德清原县城城关镇(现为乾元镇)的窑址,1943年在他编著的书中列有 “德清古窑 ”条目[1],但是书中只是对德清窑作了简单的叙述和配图,并没有深层次的内容,还笼统地把德清窑归入越窑系列。因此,有学者称此书 “资料只是一鳞半爪的 ”[2]。


   二

   对德清古代窑址的探寻,真正的开始,要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算起。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起步时期(1956—1981)对德清窑探寻的起步时期,起始于 20世纪 50年代中期,以汪扬等人首次对德清焦山窑址的调查为开始,至 1981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以下简称 “二普 ”)前夕,历时 25年。主要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现浙江省文物局的前身)和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的工作人员开展。 1956年 5月,德清县初级中学为建校之需,在县城东端的焦山拆除一段城墙基础时,发现了堆积很厚的青瓷片和窑具。当时在浙江省文管会工作的汪扬等人闻讯后立即前往调查,并对窑址进行了试掘。同时还发现、记录了戴(大)家山、陈(城)山两处相同类型的窑址。在公布的资料中,对窑址产品的器物种类、年代和特征作出了初步判断,同时将其与越窑绍兴九岩和上虞百官等窑址产品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德清窑的年代在东晋以后的推测[3]。这是德清窑探寻历程中最早且具有学术意义的调查报告。在此文中,作者明确使用了 “德清窑 ”这一名词。


   1959年 3月,为配合德清县东苕溪导流工程施工,浙江省文管会派冯信敖、王士伦来到德清,对城关镇西南紧靠东苕溪边的丁山、城山和小马山窑址作专题调查。这次调查,首次发现了德清丁山窑址中的 “窑底残迹 ”和“窑壁残块 ”,从而判断出 “德清窑是属于长窑(龙窑)类型的 ”,掌握了德清窑 “使用圈底多足窑具 ”、“器形趋向实用,明器少见 ”、“方形桥式钮常见 ”、“辟邪水注、兽首(或铺首)、网纹、连珠纹少见 ”等明显特征,还结合浙江青瓷的发展规律及时代特征,再次肯定了 “德清窑瓷器相当于六朝晚期风格 ”的判断。调查还弄清了当地陶(瓷)土的基本成分是二氧化铝 22.34%、二氧化硅 68.90%、三氧化铁 4.45%等情况[4]。

   通过浙江省文管会两次派员对德清窑的调查,肯定了德清窑的存在和最早烧造黑瓷的情况,弄清了当时窑址的器物种类、窑床形式、工艺特征、瓷土来源及成分,同时依据浙江青瓷发展规律,初步确定了当时窑址的烧造年代范围,为德清窑的探寻历程竖起了第一块丰碑。

   1960年 11月,浙江省文管会的梅福根等人在杭州老和山发掘了一座 “晋兴宁二年(364)”纪年砖室墓。墓中出土了 17件瓷器,除 1件青瓷外,余均为黑瓷,器形、胎质和釉色也均与当时德清窑发现的如出一辙。后来梅福根在《杭州东晋兴宁二年墓发掘简报》中称:“出土瓷器的黑褐中微带黄的釉色,细洁坚密浅灰色的胎质,简单的装饰花纹,都是日用器皿,凡此都符合于德清窑瓷器的特征,它与当时的瓯窑、越窑系统的产品有很大的差别,故可能属于德清窑系统的产品。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釉壶,在胎质、釉色和形制诸方面与同时期越窑的瓷壶几乎没有相异之处,可以解释为越窑的产品。但是多次对德清窑址调查、试掘中所获得的大批资料来看,德清窑所烧造的瓷器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烧造上述黑褐色釉瓷器,同时也烧造风格与越窑相似的青釉瓷器,这次出土的瓷壶就是其中的一类,因此这件青釉壶也可能是德清窑的产品。”[5]从这段文字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感悟出当时学术界对 “德清窑 ”瓷器的普遍认知就是黑瓷,而青瓷即便是德清窑产品,往往也都归入越窑或其他窑系。然而梅福根似乎已经觉察出德清窑青瓷的客观存在。因此,该纪年墓的发掘,不仅为德清窑烧造年代精确到东晋以后提供了依据,而且率先为以后 “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窑场 ”的认识作了铺垫。

   1974年,浙江省文管会的朱伯谦等在余杭县大陆果园、馒头山又新发现了两处德清窑窑址。但遗憾的是后来随着浙江地区越窑、婺州窑的考古调查不断深入,上虞帐子山、鄞县谷童岙等汉代青、黑瓷窑址的发现,德清窑率先生产黑瓷的定论被动摇。认为德清窑是受越窑、婺州窑的强烈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而且制瓷历史仅在东晋至南朝初的一二百年间,时间不长。因此,其学术价值不如前者“,德清窑在陶瓷史中的地位下降了 ”[6],其探寻的步伐自然也就缓慢了。1982年 9月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出版,人们对德清窑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基础上,几乎没有新的进展,仍然认为 “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窑场,以生产黑瓷为主 ”,“德清窑的烧造历史并不长,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 ”[7]。


   (二)调查时期(1981—2002)

   德清窑探寻的调查时期,起始于 1981年的 “二普”,至 2002年浙江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以下简称“省普 ”)结束,历时 21年。在省级专家辅导下成长的德清博物馆文物工作者是主要力量。

   1.基层力量的崛起与文物普查

   1981年 5月,随着德清县博物馆的单独建制,标志着德清的文物工作开始纳入正轨。此时 “二普 ”工作在德清境内开展,历时 4年,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1982年 3月—1983年 4月),普查由原嘉兴地区文管会组织实施,队员来自辖区内各县抽调的基层文物干部,方法是以县为单位规定时间轮流进行。德清县普查历时二个月,因限于时间,对德清窑址的调查,仅以老县城周围原已发现的小马山、焦山和丁山等东晋至南朝时期窑址,普查只对窑址作了登记、摄影和标本采集,未作专题调查。之后随着 “撤区设市 ”,普查便自然终止。因此,“二普 ”第一阶段,对德清窑的调查没有取得新的进展,但毕竟还是为德清留下了东晋至南朝时期窑址调查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第二阶段(1984年 3月—1985年 11月),“二普 ”在新设立的湖州市文物处领导下,由各辖县自己组队开展。德清组成了以县博物馆 3名工作人员为主,抽调 4名乡镇文化站干部配合的两个普查分队,在全县境内继续普查工作。

   1984年 6月 8日普查队员在二都乡(现并入三合乡)二都村封山(又称防风山)西南坡一处断面上发现了一处春秋时期原始瓷窑址 ——封山窑址(图一)。它是当年第一个被发现的冲破德清窑时空概念的窑址,从而把德清窑业的始烧时间,提前了 800多年。当天下午,普查队员还在该窑址的西北约 1.5公里的青山坞,找到了一处东汉青瓷窑址 ——青山坞窑址,再次证明了在德清境内陶瓷的烧造时间并非局限于“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 ”,为后来的发现锁定了信心。之后,随着普查的深入,县境内东苕溪流域的三合、龙山(现属开发区)、洛舍、城关等乡镇陆续发现不同时期的众多窑址。截止 1985年 5月,“二普 ”野外工作结束时,德清已发现各时期窑址 29处(新发现 26处),其中以封山、火烧山和亭子桥为代表的原始瓷窑址 6处,以青山坞、黄角山和上渚山为代表的汉至三国青瓷窑址 6处,以焦山、丁山和小马山为代表的东晋至南朝窑址 3处,以墅元头、窑墩头和龙头山为代表的隋唐窑址 7处,还有分布在三合、武康、城关、龙山等乡镇的宋代窑址 7处[8]。

   “二普 ”中德清大量新窑址的发现,突破了传统的德清窑概念,成为德清窑调查历程中的新起点,同时也引起了省内陶瓷专家的关注。 1985年 6月,朱伯谦专程赶赴德清,调查新发现的窑址情况。之后他撰写了《浙江瓷业的新发现》一文刊发于同年 7月 20日的《浙江日报》上,高度评价了德清县博物馆在 “二普 ”中对德清窑址的调查成果:“令人兴奋的是,近年来在德清二都乡、龙山乡等地发现了春秋到战国的原始瓷窑,说明德清境内的制瓷历史是很早的。特别是在二都乡青山坞、黄角山、洛舍墅元头陆续发现东汉、三国和隋唐的瓷窑址,加上以前在县城焦山、小马山、城山和余杭大陆等地的东晋南朝时期的窑址,说明德清窑自东汉创建以来直到唐代,瓷业生产延续不断,是我国又一自成体系的历史悠久的瓷窑。”[9]文章的发表,一度使德清窑名声大振,并再次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同时也肯定了德清基层文物工作者对德清窑调查所取得的可喜业绩。

为了培育基层陶瓷研究力量,1985年 9月朱伯谦力荐德清博物馆的朱建明去江苏扬州国家文物局培训中心参加古陶瓷培训班。历时三个多月的培训,激发了朱建明对古陶瓷研究的兴趣和对家乡窑址调查的热忱,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对德清窑的调查和探寻之中。1986年 7月朱建明的《德清火烧山原始青瓷窑址调查的收获》在普陀召开的浙江省考古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他列举了大量的第一手调查资料,认为德清火烧山窑址是当时浙江发现的最早烧造原始瓷的古窑址,也是 1976年 3月德清皇坟堆出土的原始瓷器产地,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及国内学者的格外兴趣。此后,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纷纷来到德清实地考察。

   2001年 8月,与“二普 ”相距近 20年后,由浙江省自己组织的 “省普 ”在德清境内展开。普查分东、中、西三支队伍同时拓展,半年后完成。此次普查,在“二普 ”的基础上,德清又新发现 10余处窑址,其中商周原始瓷窑址 6处、汉至三国青瓷窑址 1处、东晋至南朝窑址 1处、隋唐窑址 1处和宋代窑址 1处。此时德清境内发现的窑址已增至 40余处(如今最新的调查资料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2.调查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

调查时期,德清窑的探寻工作可谓如火如荼。尤其是经过 “二普 ”后,随着基层力量的崛起和大量不同时期窑址被发现,对德清窑的研究工作也逐步深入,并且成效卓著。

   1989年 9月,朱建明发表了《浙江德清原始青瓷窑址调查》一文[10]。报告将德清火烧山、亭子桥等新近发现的 10余处原始瓷窑址整合分析,同时参照当地墓葬、遗址及其他窑址所出的同类器形,依据考古学区系类型方法梳理窑址器物,寻找演变规律,从中排序出从西周末经春秋至战国中期等不同时期的三大类型。它的发表,不仅为德清的早期窑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极大地激发和鼓励了当时基层文物工作者刻苦钻研业务的信心和决心。此后,德清的文物工作者对德清窑研究的力度倍增。不久便初步理顺了德清窑各时期窑址的排序、产品特点以及规模数量和区域分布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990年朱建明发表了《隋唐德清瓷窑址初探》,文章综合了以德清墅元头窑址为代表的 14处隋唐窑址产品,通过对比和分析,确定了德清窑烧造年代的下限约为中唐时期,还从当时政治、经济和交通诸方面着手,找出了德清窑衰弱的主要原因[11]。 1996年朱建明又发表了一篇《浙江德清汉代窑址调查》的文章[12],着重介绍了德清发现的青山坞、荷花塘、黄角山、张家山、上渚山等东汉窑址的产品和烧造工艺,同时联系已经发现的众多原始瓷窑址情况,证明德清窑经过原始瓷的生产实践后,在东汉时期终于脱颖而出,创烧出了真正的青瓷产品。这一时期,同位于东苕溪流域且邻近德清的湖州南部地区也新发现了不少属德清窑系的窑址。1990年湖州市博物馆任大根、陈兴吾合作发表了《浙江湖州古窑址调查》一文[13],重点介绍了 6处古窑址,其中时代最早的是黄梅山商代原始瓷窑址,其余 5处(敢山、湾山、龙山、摇铃山、何家埠)分别为汉至唐代的窑址,文章称 “湖州地区窑址的发现,无疑为研究德清窑系的渊源、发展、演变和德清窑系的区域范围提供了实物佐证 ”。

   3.窑址产品与墓葬关系的探索

窑址与墓葬虽属不同类别,但关联密切。德清除了发现大量原始瓷窑址以外,还有与原始瓷时代相同且大量分布的土墩墓存在。如除了 1976年 3月德清 “皇坟堆 ”土墩墓发现一批仿青铜礼器的原始瓷器外[14], 1989年 4月德清文物工作者在三合乡朱家村塔山石料厂,抢救性清理了一座春秋早期的土墩石室墓,出土了筩、卣、杯、尊、炉和碗等 40多件原始青瓷器(图二)。2000年 12月德清县新市镇谷门第二砖瓦厂在当地取土时发现一土墩墓,出土了 6件德清原始青瓷器,有提梁壶、无耳鼎、三足炉等器形。之后,在德清周边的余杭、安吉、长兴等地以及位于宁绍地区的萧山、绍兴地区,都有类似的墓葬发现。“不仅是丘陵地区山脊、山坡和平地,甚至东部水乡泽国的新市镇都广泛分布着此种类型的墓葬,它与湖州市其他市、县,以及江苏南部茅山丘陵的同类遗存连成一片,文化内涵基本一致。”[15]


   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的发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原始瓷礼器和乐器。朱建明撰文阐述了该墓原始青瓷与德清战国原始青瓷窑址的密切关系,率先为寻找鸿山越墓原始青瓷的产地指明了方向[16]。随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测试分析后也认为 “鸿山越墓出土的青瓷与浙江德清窑所用原料相近 ”,“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青瓷器可能为浙江德清一带烧制 ”[17]。

   (三)考古发掘时期(1995年至今)

在以调查为主的最后阶段,德清的考古发掘也同时开始了。最初开始于 1995年对小马山窑址清理,

期间于 2008年 4月还召开了 “瓷之源 ——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 ”。主要力量来自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德清博物馆等单位。

   1.小马山窑址的清理[18]

   1995年 4月,为配合德清气象局扩建工程,德清博物馆在报请省文物局同意后,对老县城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小马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这次清理,出土的器物以青釉瓷器为主,约占 80%,黑釉瓷器仅占 20%。通过清理,证明该窑是以烧造青瓷为主同时兼烧黑瓷的窑场。纠正了早期认为 “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窑场,以生产黑瓷为主 ”的误解,还原了东晋至南朝时期德清窑生产青、黑瓷器的主次关系。

   2.宅前窑址的发掘[19]

   2000年 4月,为配合杭宁高速公路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洛舍镇章家桥村宅前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历时三个多月,发掘面积 528平方米。在同一发掘区域的山坡上,揭露唐代龙窑 5条,出土了大量的青瓷、黑瓷和褐彩瓷器。把德清窑的烧造年代下限延长到唐代晚期。这次发掘1.尊5.盂2.羊角把杯3.鼎4.鼎6.卣7.提梁卣。图二 德清三合土墩墓出土的部分原始瓷对德清窑瓷器由盛转衰的过程及其原因,有了更直接和充分地了解,同时也是德清窑探寻历程中首次由省级单位组织的正规考古发掘。

   3.余杭石马.东晋窑址发掘[20]

   2004年 9月至 2005年 7月及 2007年 10月至 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对余杭石马.东晋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该窑属德清窑系列,产品有青釉与黑釉两种,其中以青釉占大多数。发掘资料经郑建明整理后形成简报,详细介绍了窑址位置、遗迹和出土器物,同时还对 “德清窑 ”概念及其时空范围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说明。这篇简报也是自 20世纪 50年代 “德清窑 ”概念提出以来的首篇考古发掘报告。

   4.火烧山窑址考古发掘[21]

   2007年 3月至 5月,为配合当地水利部门对掘步岭水库大坝加固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施宅自然村北火烧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火烧山窑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可归纳为:(1)发现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龙窑窑址。(2)间隔具的使用。扁圆形托珠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间隔具。(3)出土大量精美标本,确立了

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原始瓷更详细分期。(4)仿青铜礼器(显赫物品)的烧造。

   5.亭子桥窑址考古发掘[22]

   2007年 10月至 2008年 3月,自火烧山窑址发掘后,为继续深入德清原始瓷窑的研究工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在报请批复同意后,对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漾口自然村西亭子桥窑址实施考古发掘。亭子桥窑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集中在以下几点:(1)亭子桥窑址是战国时期一处主要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的窑址,可能是专为当时越国王室或上层贵族烧造生活与丧葬用瓷的场所。(2)为这些年江浙地区越国贵族墓葬(特别是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大墓)中出土的大量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找到了相应的产地和窑口。窑址有可能就是当时越国的 “官窑 ”。(3)亭子桥窑址发现了多条叠压的龙窑。(4)亭子桥窑址中许多制作精细的产品,烧造温度很高,胎釉结合良好,制瓷技术比较成熟,产品质量已达到了成熟青瓷的水平。亭子桥窑址对于研究探讨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成熟瓷器的起源问题,有着极其特殊的重要地位。

   三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探索,对于德清古代窑业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为正确和深刻的认识。

   (一)德清古代窑业与 “德清窑 ”

  “德清窑 ”概念是 20世纪 50年代浙江老一辈文物工作者经过初步调查后取得的成果。这个概念今天看来虽不完善,但是能在新中国成立不久,考古力量十分薄弱的当时提出,是非常不易和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前人的成果,同时对前辈们深表敬意和赞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发展也是不停息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正是循着对 “德清窑 ”的探索,德清古代窑业的历史获得了惊人的发现。随着德清及其周围的东苕溪流域一大批先秦、汉六朝和隋唐窑址的发现,冲破了原来 “德清窑 ”概念的范畴。实际上,德清古代窑业包含了原始瓷窑业和 “德清窑 ”窑业两大部分。

   (二)对德清原始瓷窑业的几点认识

   “原始瓷 ”一名由来已久,据耿宝昌先生回忆,那是 1973年郭沫若先生在北京慈宁宫一次学术讨论中拍桌敲定的[23]。之后,凡临界于 “陶(印纹陶)”和“瓷(成熟瓷)”之间的窑址产品,均以 “原始瓷 ”称谓。德清的原始瓷窑址,目前已经发现的超过了 60处,时代最早可达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西周晚期至春秋以及战国早中期的序列明确,延续时间长,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窑炉技术采用龙窑形式,是龙窑系统目前发现的最明确、最早的证据。其产品许多可与各地发现的土墩墓随葬器物相对应。早期的窑址,如商至西周时期的水洞坞窑址等,明显透露出原始瓷和印纹陶的密切关系之信息。同时,如果需要对德清境内的原始瓷窑址进行全面的认识,还应该将其放在东苕溪流域的范围内来考察[24]。就德清古代的窑址而言,用“原始瓷窑 ”和“德清窑 ”两种称谓,既能涵盖整个德清古代窑业的历史,使其早晚有别,同时又不会混淆 “原始瓷器 ”与“成熟瓷器 ”的概念。

   (三)对“德清窑 ”概念的重新认识

   由于受早期 “德清窑 ”概念的影响,在始烧年代上有认为达到商代的(晚期),并认为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隋唐,这实际上是把原始瓷包括在内了,把德清各时期窑址纵向串联了,而没有考虑不同时期窑址间的关联与差异和传承与非直接传承关系,也无法诠释不同时期窑址间较多的断层和空隙。也有认为 “德清窑 ”烧造年代也应同步于东汉时期的其他成熟瓷器窑址,东汉青山坞窑址是其代表,最晚是唐代的宅前窑址。但这类观点只考虑了时间概念,没有综合产品和空间分布因素。对“德清窑 ”的考察仍然需要放在东苕溪流域的范围内。 “德清窑是分布于浙江东苕溪中上游流域、自东汉至唐代、兼烧青釉器和黑釉器的瓷窑群的总称。”[25]这一考虑了时间、空间和产品特征的概念,是科学、合理的。把德清早期的原始瓷窑址部分,从“德清窑 ”概念中分离、单列,既可认识到整个德清古代窑业的历史存在 “原始瓷 ”到“成熟瓷 ”的两个阶段,又明晰了“德清窑 ”概念,这无疑有助于对德清窑业乃至中国瓷器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俞友良、朱建明和朱媛等同仁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注释

   [1][日 ]小山富士夫:《支那青瓷史稿》,1943年,“越州的古窑址”第一节“德清古窑”。

   [2][4]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德清窑瓷器》《文物》 1959年第 12期。

   [3]汪扬:《德清窑调查散记》,《文物参考资料》 1957年第 10期。

   [5]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杭州东晋兴宁二年墓发掘简报》,《考古》 1961年第 7期。

   [6][9]朱伯谦:《浙江瓷业的新发现》《浙江日报》 1985年 7月 20日。

   [7]《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1982年,第 144、145页。

   [8]据德清县博物馆 1986年 12月编制的《德清县文物分布一览表》。

   [10]朱建明:《浙江德清原始青瓷窑址调查》,《考古》 1989年第 9期。

   [11]朱建明:《隋唐德清窑址初探》,《中国古陶瓷研究》第 3辑,紫禁城出版社, 1990年。

   [12]朱建明:《浙江德清汉代窑址调查》,《福建文博》 1996年第 2期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 1996年年会专辑 )。

   [13]任大根、陈兴吾:《浙江湖州古窑址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第 3辑,紫禁城出版社, 1990年。

   [14]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器》,《文物》 1982年第 4期。

   [1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2008年,第 4页。

   [16]朱建明:《浙江德清战国原始青瓷制作工艺初探——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原始青瓷的产地》,《中国古陶瓷研究》第 12辑,紫禁城出版社, 2006年。

   [17]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2007年。

   [18]周建忠:《德清小马山窑址清理简报》,《东方博物》第 26辑,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

   [1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宅前窑址发掘》,《浙江文物年鉴(2000)》,内部资料。

   [20][2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石马东晋窑址发掘简报》,《东方博物》第 26辑,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1]同[ 15]之书。

   [22]陈元甫在 2008年 4月“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23]耿宝昌先生在 2009年 9月 30日“浙江·德清第二届‘瓷之源’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24]王屹峰:《浙江原始瓷及印纹硬陶窑址群的调查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第 12辑,紫禁城出版社,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