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浙江德清战国原始青瓷制作工艺初探

 发布时间:2010-10-15

-------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原始青瓷器的产地    

                                                                        朱建明

(原载:《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二辑)

   德清县是德清窑瓷器的主要产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原县城,即今乾元镇焦山、丁山、大家山等地发现了六朝时期的古窑址,因该窑在烧造青瓷的同时兼烧黑瓷且黑釉匀润饱满,色黑如漆深受人们喜爱,是当时已经发现的我国较早生产黑瓷的窑场,因此被古陶瓷研究界命名为“德清窑”。但是一般认为德清窑的烧造历史并不长,1982年中国硅酸盐研究会编《中国陶瓷史》:“从东晋至南朝初,历时100多年。”至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后,湖州市和德清县的文物工作者先后新发现古代窑址近50处。最早的原始瓷窑址时代可至商代⑴。以及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瓷窑址⑵,东汉---隋唐时期的瓷窑址⑶⑷。著名古陶瓷专家朱伯谦先生经过对这些古窑址和实物标本的考察以后认为:“这些古窑址的新发现,不但改变了德清窑仅在东晋至南朝时期有过陶瓷生产的看法,而且找到了德清窑的演变和渊源关系。它自东汉创建以来直到唐代,瓷业生产延续不断,是我国又一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瓷窑⑸。”

1989年《考古》第9期《浙江德清原始青瓷窑址调查》一文中,我们将已经被发现的原始瓷窑址分为三类,当时可资比较的考古材料最多的还是以与浙江北部相邻的江苏南部为多。如第一类窑产品的造型、纹饰、胎釉和工艺特征与无锡璨山、庙山、洑东山,武进城湾山、江阴大松墩、溧水宽广墩等土墩墓所出相类似,属于苏南土墩墓早期阶段一、二期,其时代当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第二类窑产品除与浙江绍兴富盛、吼山、东堡同类窑址相同以外,还与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三期、镇江地区土墩墓第三期、江苏南部土墩墓第五期可作比较,其时代当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时期。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类窑址,也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这类窑址所出器物群和特征不见于吴越地区流行的土墩墓或土墩石室墓,根据对这种墓葬的分期,一般认为它的上限在西周早期,下限不晚于战国早期。据此,第三类窑的时代当在战国时期⑹。为了便于叙述,以下将第三类原始瓷窑址称作战国原始瓷窑址或战国窑址。


   一  德清战国原始青瓷窑址的分布及概况

   

   1989年我们在调查报告中涉及到这一时期的窑址有冯家山、南山、亭子桥三处。时隔17年以后冯家山窑址因杭宁高速公路建设,现仅存遗迹。这些年来在这些古窑址的附近地区又新发现了一些相同类型的原始青瓷古窑址,分布在武康镇龙山村的下阳山、鸡笼山、蟹墩头、塔地里,洛舍镇的沙村等地。窑址所在是一条自西向东约6公里的丘陵坡地。窑址附近一般多有溪流,溪水汇入不远处的小山漾后往东数里合东苕溪,东苕溪于此往北约45华里入太湖,水上交通十分便捷。

   经过了2000多年的时间及地形、地貌的变迁,这些古窑址的保存情况十分复杂,有的残次器物和碎片、窑具分布于山坡地表,断面上能见原生堆积。有的如果不是农村基本建设沿山坡开沟挖渠就很难在调查中被发现。由于这些古窑址都没有经过科学的发掘,因此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很难来确定一处窑址的范围,以及窑炉的具体位置。确定一处古窑址往往都是以残次器物、窑具、烧结物和尽可能发现原生堆积为要素的。由于年代相去久远,这些古窑址能保留至今已经十分不易,考虑到当时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这与汉唐以后古窑址丰富的堆积是不能比拟的。因此,这些被发现的古窑址只不过是当时实际数量中的很小一部分。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德清发现的战国原始青瓷古窑址群应是战国时期越国规模经营的大型窑场之一。它承前启后,既继承发展了商周、春秋至战国前期的制作传统工艺,又开秦汉前期以所谓高温釉陶为特征的瓷业一代先河。            


   二  战国原始青瓷的制作工艺


   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制作工艺从表象来看,主要表现在器型丰富一改前期仅碗、盘、盖之类的单调局面,这一方面说明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生活器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拉坯成型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器物装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改变了前期以素面为主的状况,显现出多姿多彩的陶瓷工艺艺术。胎的烧结程度、釉面的质量和胎釉的结合比较前期有不尽人意之处,反映出当时原料、窑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器物的装烧、套装叠烧间隔材料多发生了变化,从中可以窥视窑炉技术的改革。现分述如下。

   1.器型丰富:计有碗、盘、盅、豆、钵、洗、盂、罐、瓿等,以及钟、錞于仿青铜礼器的产品。碗的造型改变了战国早期直腹盅式碗的形态,取弧腹造型为主,有深腹、浅腹大小不同的数种。深腹碗口部微敛、弧腹,最大直径在口沿稍下、斜收腹、平底。口沿下外壁有弦纹夹水波纹,施青或青黄色釉。盅作为饮酒器产量很大,直腹平底、最大腹径在下部。豆小巧别致、上部为浅盘、下承喇叭形圈足。瓿是新出现的容器,且产量很大,直口平唇、丰肩弧腹、平底,肩部堆贴铺首或铺首衔环。罐类造型与其相似,不同之处是在肩部堆贴小圆穿。它们的肩至上腹部有的装饰水波纹、弦纹、瓦楞纹、还点戳正反两个C形纹组成的S形纹,施青或青黄色釉。窑址中还发现一些仿青铜礼器钟、錞于的残件。钟的钲部用细长方条组合若干方块、细条上刻划斜线纹、其中模印带状回纹、钩连纹、施青黄釉。錞于上部用正反C形纹合成S纹作装饰,标本素烧无釉,呈砖红色。

   2.器物成型:如小件的碗、盘之类以一次拉坯成型,器形规整、胎体厚薄均匀、外底可见线割痕迹。瓿、罐为这一时期很流行的容器,一改西周春秋时期筒形罐大口、直腹的形态,以小口、丰肩既增大容量,又便于加盖封存。但是制作时难以一次拉坯成型,就采用上下分制后衔接的新工艺。轮制技术娴熟,如瓿、罐的小直口规矩匀称,碗、盘等内底至腹多见旋坯痕。铺首或铺首衔环均为模制后胎接,c形纹组成的S纹为点戳而成,弦纹在陶车转动时用鋭器一点而就。而此时极流行水波纹,则巧妙地在陶车快速转动时用篦状器斜贴着器表作上下移动,既快速又使线条匀称柔和。

   3.器物装饰:这一时期器物的装饰手法多变,一般来说纹饰多与同时期青铜器相仿。如刻划弦纹、水波纹,或弦纹间夹水波纹。在碗的口沿下,罐类的肩部,杯、洗的上部为常见。罐、瓿的肩部多见压印瓦楞纹、云纹、C形纹、刻剔錐齿纹等。瓿的肩部堆贴铺首或兽衔环,铺兽的兽面作牛头形,是用模具模制后在施釉前进行胎接而成。铺兽有两种形式,一种较扁平,在牛鼻的位置突起一环形穿,有的作桥形,其中衔环。另有少量发现的钟、錞于的标本,钟的纹饰为模印,突起的线条将其分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线条上饰斜纹,长方格内有回纹,枚是堆贴胎接,有的容易脱落。錞于用正反C形纹作S纹,是用锐器戳印而就。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装饰采用刻划、模印,堆贴等手法,使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绚丽多姿。由于装烧烧的需要,器物均为局部施釉,凡是适合于套装叠烧的碗、盘、缽等。内外底不施釉,瓿、罐等较大的容器,釉不及底,无釉露胎处因受二次氧化呈朱红色。釉层厚而不均,釉色有青黄、青绿、酱褐色多种,有的胎釉烧结较差,剥釉现象较为常见。

   4、器物装烧:由于德清战国时期的古窑址没有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使我们对这一时期的窑炉结构无法了解,仅在窑址堆积中见到很多黑色的烧结物和红烧土。根据烧结在一起的标本,可知碗、盘、缽之类都是套装叠烧的,叠烧的间隔物已经不再使用春秋时期常见的垫珠作间隔物,而是用一种白色的粉沫作器物的间隔,几乎所有器物的内、外底和窑具的托面均有此类物质。以往被认为到东汉时期才被广泛使用的窑床垫底窑具此时已大量使用,这种窑具呈筒形,上部为圆形托面、筒身有镂空、有的有刻画符号或记号,说明制瓷工匠已经认知窑场底部窑温相对较低,需要用这种筒形窑床垫座抬高其窑位,以增加烧成的成品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窑炉技术的改良与进步。

   德清县在《禹贡》中为古防风氏之国,春秋时先属吴、后为越,楚灭越后属楚。德清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古窑址群的发现与研究,必将促进对越国文化的研究,国时又有助于我们认识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古墓葬,古遗址所出相同器物的烧造地点问题。


   三  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原始青瓷器的产地


   鸿山越国贵族墓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鸿山镇东部,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发掘。此次共发掘战国时期的越国贵族墓葬7座,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个等级,其中特大型墓葬丘承墩出土青瓷器、陶器、玉器等共计1098件。鸿山越国贵族墓地是继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考古的空白。⑺成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5年6月2日,笔者有幸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元甫,以及安吉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程亦胜前往无锡参观越国贵族墓地考古成果展览,受到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敏和无锡锡山区文管会专家的热情接待。参观间在为越国贵族墓出土的如此精美的文物赞叹不已后,对其中原始青瓷器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结合德清县已经发现的这一时期原始青瓷窑址群,以及苏南与浙北邻近的地理位置、便捷的水上交通,萌发出无锡越国贵族墓出土原始青瓷的产地是否在德清的想法。为此,邀请张敏先生来德清考察战国原始青瓷古窑址。2005年底张敏先生与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陆建方在陈元甫先生的陪同下如约来到德清,专家们对德清战国原始青瓷窑址采集的标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无锡越国贵族墓原始青瓷的产地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认可,同时采集了一部分标本,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科学测定。

   德清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西部,与苏南相邻,这里通往无锡有水路、陆路通道。瓷器容易破碎,一般认为应是通过水路用船运输的。水路从古窑址群所在东苕溪往北入太湖即可直达无锡,两地相距不足100公里,在这近100公里范围内的江苏境内及周边地区至今没有发现战国时期原始青瓷古窑遗址。在浙江绍兴虽有同类窑址被发现,但是路途更加遥远,又有钱塘江相隔。更何况早在西周春秋时期,浙北地区与苏南地区土墩墓以印纹陶和原始青瓷为特征的文化非常一致,这一时期德清原始瓷窑址的标本和墓葬出土器物均为可与苏南土墩墓所出作相似性比较。

  《文物》2006年第1期刊登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简报》。由于该墓地的考古资料正在整理之中,《简报》仅主要地介绍了其中丘承墩特大型越国贵族墓。笔者将该墓发表的原始青瓷器和无锡展览所见与德清原始青瓷窑址群所采集的标本作一比较。

   无锡越国贵族墓地出土的原始青瓷各式碗、豆、盘、杯等小件日用器与德清所出非常一致。碗有直口、浅弧腹、平底和口微敛、深弧腹、平底几种。用水波纹、弦纹或弦纹夹水波纹作装饰。施青黄色釉,釉不及内、外底,器底有线割痕。豆多为喇叭形圈足、上承浅盘,盘内满釉。杯均为敛口,最大腹径靠近底部。所有器物无釉露胎处因受二次氧化呈淡红色或朱红色。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地和《简报》中发表的丘承墩墓出土的原始青瓷罍、罐等器,与德清原始青瓷窑址所出的瓿无论在器物造型,还是装饰多见一致,小直口、丰肩、鼓腹、平底,肩部至上腹压印C形纹、直条形瓦楞纹等,用模具印制的兽面胎接作铺首。盉、甗形鼎、匜等与德清博物馆馆藏、出土于德清县新市镇邱庄战国墓的同类器物一致。丘承墩特大型越国贵族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这些礼乐器的标本在德清原始瓷窑址中也偶尔被采集,如钟、錞于等。钟的纹饰用模具印制,直条纹上有斜线纹,将钟体分为若干个长方形空间,其中堆贴枚。錞于遍体戳印由正反C形纹组合的S纹、两地的产品多见相似。德清战国原始瓷窑址是以生产大宗的罐、盘、碗、豆、杯等为主的,以适合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⑻几乎涵盖了鸿山越国贵族墓原始青瓷器中的日用器部分。《简报》中报道的原始瓷璧形器、角形器、温酒器、冰酒器、三足缶、悬鼓座和大量的仿青铜礼乐器应该认为是当时专门为越国贵族墓随葬而定制的明器。器型之丰富、制作质量之精美,代表了战国时期德清原始青瓷制作的最高水平。我们衷心期待德清战国原始青瓷窑址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科学的发掘。除了将两地的实物作文物类型学的比较、研究以外,再进一步将标本进行科学的测定,用科学的态度最后确定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地出土的原始青瓷与德清战国原始青瓷窑址群的关系。

   ⑴任大根、陈兴吾《浙江湖州古窑址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三辑1990。

   ⑵⑹⑻朱建明《浙江德清原始青瓷窑址调查》,《考古》1989年第9期。

   ⑶朱建明《浙江德清汉代窑址调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6年年会专辑》。

   ⑷朱建明《隋唐德清瓷窑址初探》,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三辑1990。

   ⑸朱伯谦《浙江瓷业的新发现与探索》《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

   ⑺南京博物院、无锡市锡山区文管会《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