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浙江德清原始青瓷调查

 发布时间:2010-10-15

   德清县位于浙北杭嘉湖平原西部,是我国六朝时期德清窑瓷器的重要产地。六朝窑址自1956年起在县城周围陆续发现,德清窑产品除青瓷外以生产黑瓷而著名。但一般认为它的烧造历史不长,从东晋至南朝初历时一百多年。

   1983年以来,德清县博物馆在考古调查工作中又新发现了古窑址40余处,并采集了大量的实物标本。著名古陶瓷专家朱伯谦先生经过对这些古窑址和实物标本的考察后认为:这些古窑址的新发现,不但改变了德清窑仅在东晋至南朝时期有过陶瓷生产的看法,而找到了德清窑的演变和渊源关系。

   现仅就原始青瓷窑址的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一、             窑址概况与采集遗物

   现已发现原始青瓷窑址8处(图一),分布在本县中部地区(宁杭公路以东,苕溪以西)的龙山、洛舍、二都3个乡,其中以龙山乡为最多,计有火烧山、叉路岭、白漾坞、泉源坞、南山、亭子桥等6处,窑址集中区域的东南放距县城城关镇。西南方距武康镇各约8公里。地形属西天目山余脉向东部嘉(兴)湖(州)平原水乡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窑址西北面丘陵起伏,东面紧邻嘉湖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东与苕溪贯通后向北汇入太湖。在古代,山上林木茂盛,燃料丰富,瓷土可就近开采,又有舟楫之利,原始青瓷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各窑址采集的遗物缺乏底层依据,有的在造型、纹饰、胎釉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反映了它们之间年代的早晚关系。根据本省以及邻近地区古墓葬、遗址、窑址所出同类器物的分期断代为依据,现将8处古窑址划分为早晚三类,并分别概述如下。

   第一类窑址

   有火烧山与防风山二处。

   火烧山窑址:位于龙山乡施村火烧山。1958年建造水库时大坝从山上通过,现东西两坡被大坝所压,仅暴露南北两坡的部分堆积与窑炉遗迹两处,面积约400平方米。遗物有原始青瓷碗、盘、罐、钵、盏等。

   防风山窑址:位于二都乡二都村防风山西坡。因沿坡筑路,在山坡断面距地表约1米处暴露出长约6米、厚1.5米的堆积层,遗物大致与火烧山窑址相同。

   两处窑址产品以原始瓷为主,印纹陶基本不见。堆积中包涵大量红烧土,原始瓷片和垫珠等。原始瓷有饮食和贮存器二类,器形较丰富(图二)。胎质较粗。夹杂较大的颗粒和气孔,呈灰或灰黄色。成型采用泥条盘筑结合轮修的方法,罐类内壁有泥条盘筑痕,说明不是一次拉坯成型的,口沿较规整,应该是经过轮修的。另有一部分碗系拉坯成型,外底都有粗大的线割痕迹,器形较规整,胎体厚薄匀称。碗、盘、盂等器的内底至腹壁普遍有螺旋纹。装饰采用堆贴、刻划、拍印等技法,碗、盘的口沿及罐耳的两端等处多见堆贴S形纹。罐类以大口腹的形制为主,一般都装有装饰性的U形陶纹系或泥条拼合系,外壁拍印云纹、变体云纹、大小重圈纹或锥刺纹等,有的印纹深凹,近似凸雕。施釉用浸釉法,器物除外底无釉外,其余部位均施釉,釉层厚而不匀,常见聚凝的釉斑。釉色较深,除青绿,青灰,青黄色外,并有一些酱褐色釉,有的已近似黑釉,釉厚或纹饰深凹处多见天兰色窑变釉。装烧碗类时,采用套装叠烧法,以粗砂粒、窑渣颗粒以及经专门捏制成型的泥团型垫珠作为叠烧时器物之间的间隔物。由于火候掌握不准,器物多见过烧变形、开裂、粘连或欠烧引起的生胎、胎釉结合差等现象。现按器形分述如下:

碗,可分三式。

   I式:子母口外撇,上腹较直,下腹向内弧收成内凹底,口沿上有的装饰S形附加堆纹。

   II式:直口或口微侈,折沿,弧腹,底略内凹,有的沿面装饰数道弦纹,上腹一周纵向锯齿纹。

   III式:口微侈,斜沿尖唇,上腹较直,下腹向内折成平底,有的沿面装饰弦纹。

   罐,形制较多,计有:

   卷沿罐,敛口卷沿,圆腹平底,器表装饰变体云纹,印纹深凹。

   筒腹罐,折肩筒腹,平底或略内凹,可以分二式:

   I式:多数为母口圆唇,深弧腹,腹外壁饰变体云纹、重圈纹或水波纹,肩腹间贴倒U形绹纹系,有的系中无孔,纯粹是一种装饰。

   II式:子口或直口圆唇,浅弧腹,肩腹间贴双泥条拼合或绹纹倒U形系,上腹饰变体云纹或大方格纹,有的在肩部划斜线纹。

   双系罐,敞口,束颈圆腹或扁圆腹,肩腹间贴装双系,系的形式有倒U形绹纹系、二或三股泥条拼合系。有的腹上部饰锥刺纹。

   盘,口微侈,折沿,弧腹,平底或略内凹,沿面饰弦纹,有的贴附S形堆纹,腹部刻划锯齿纹。

   钵,口沿外侈,斜肩弧腹,平底或略内凹,上腹用泥条堆贴假耳作装饰。

   盂,器形较小,可以分三式:

   I式:形如钵,唯器形较小,腹部有深浅之分,大多为平底。

   II式:口唇外卷,弧腹或扁弧腹,平底。

   III式:敛口,折腹,平底。

   盖,盖面近半圆形,盖纽附S形堆纹,有的堆塑成鸟形。

   窑具,均用耐火土捏制而成的垫珠,上端尖圆,底部内凹,高约1.5-2.5、底径1.5-2厘米。

   第二类窑址

   有白漾坞、泉源坞、叉路岭三处。

   白漾坞窑址:位于龙山乡国营东坡牧场北约400米的白漾坞,堆积面积约100平方米,器形以碗为主。

   泉源坞窑址:位于白漾坞窑址西北约600米的泉源坞,窑址所在山坡因辟为杉木林,使大量遗物暴露,面积约500平方米,在山坡断层另见长4米、厚0.8米的烧土层,其中夹杂不少残器,器形以碗为主,另有盅、盖等。

   叉路岭窑址:位于龙山乡施宅村叉路岭,因筑公路,窑址遭到严重破坏,现山坡断面距离地表2米处存长8米、厚0.7米的堆积层,其中包涵红烧土、窑炉烧积物、碗、盅、盖等残器与垫珠。

   以上三处窑址的产品也以原始青瓷为主。另外,火烧山窑址南坡部分器物与这三处窑址特征相同,也归在本类窑址中。原始青瓷制作在工艺上较前阶段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胎质一般较细,呈浅灰色,质地坚致,叩之有铿锵声。器形以碗、盅等小件饮食器为主,大件容器极少见。制作均一次拉坯成型,器形规整,胎体厚薄匀称,内底至腹壁的螺旋纹趋于细密,外底有一道道线割痕迹。釉层比前期明显变薄,呈青或青黄色,大多釉面匀润,胎釉结合好,有的仍有聚釉现象。装饰纹样简单,以素面无纹为主。碗、盅等均为套装叠烧,用垫珠或瓷土末作间隔。器形分述如下:

   碗  分二式。

   I式:口微侈,多数为母口,收成平底或略内凹,形成内底大,外底小

   II式:造型与I式基本相同,惟口部为直口薄唇

   盅   器形与碗相同,但器形较小

   盘   直口或直口斜沿,下腹聚收,底略内凹

   盖   盖面圆鼓,钮用泥条拼合堆贴,钮面饰叶脉纹

   窑具  均为扁圆形垫珠,高约1.5、直径2厘米。

   第三类窑址

   有南山、亭子桥、冯家山三处。

   南山窑址:位于龙山乡东坡牧场东约200米南山西坡,地表遗物分布约150平方米,坡下沟渠断面距表土0.5米处有一长约6米、厚1米的堆积层,其中包涵红烧土块、窑炉烧结物以及碗、盘、豆、缽、瓿、罐等残器和窑具等。

   亭子桥窑址:位于龙山乡龙胜村亭子桥侧的山坡上,现为耕地,因历年耕种,大量遗物散露于地表,面积约200平方米。遗物除与南山窑址丰似的以外,另发现少量原始瓷甬钟残件与米字纹、麻布纹等印纹陶罐的残件。

   冯家山窑址:位于洛舍乡砂村冯家山南坡,遗物分布面积约70平方米,遗物与南山窑址基本相同,另有原始青瓷与少量錞于残余件。

这类窑址的产品,除碗、盘、豆、盂等小件食器外,瓿、罐、缽洗等大件贮存器数量较多,器形丰富。第二类窑址流行的直腹筒形碗此时已演变成盅、碗的造型外廓线条柔和。轮制技术又有了提高,器形规整。瓿小口丰肩,容量大,便于加盖封存,但制作时不易一次拉歪坯成型,则采用上下分制后衔接的新工艺。碗、盅等装饰纹样以水波纹、弦纹为主。罐、瓿的肩腹部多见压印直条纹、云纹、刻划或戳印锯齿纹、C纹等。瓿多见堆贴铺兽或铺兽衔环,并从穿孔较小、堆贴位置较低向穿孔增大、堆贴位置高出器口发展。有的瓿,在完成成型、印纹、施釉等工序后,重新置于陶车上,在肩腹部出数道宽带纹,无釉露胎处因受二次氧化呈紫红色,成为一种新颖的装饰技法。由于装烧的需要,器物均为局部施釉,凡适合于叠烧的碗、盘、缽等的内外底不施釉,瓿、罐等容器施器釉不及底,无釉处呈朱红色或紫褐色。釉层厚而不匀,聚釉、挂泪痕较金多见。釉色有青绿、青黄、酱褐色,并有少量黑釉与局部呈现的天蓝色窑变釉。器物叠烧时用瓷土粉末作为间隔物,底部都粘有这种物质。值得注意的是三处窑址普遍发现了窑底垫座窑具。现按器形分述如下:

   碗 分三式。

   I式:直口,口沿细薄,弧腹平底,有的内底刻划水波纹组成的花卉,上腹饰弦纹

   II式:直口,下腹向内弧收,平底或微内凹,上腹饰弦纹

   III式:敛口,最大径在上腹,深弧腹,平底,腹外壁饰弦纹或弦纹夹水波纹,有的压印直条纹

   盅  直口,深腹,最大径在下腹,平底或假圈足,腹外壁饰弦纹或水波纹,也有弦纹,夹水波纹的

   豆  器形较小,均为喇叭形圈足上承浅盘

   盘  直口或口微侈,浅弧腹,平底或假圈足

   盂  敛口,折腹或弧腹,最大径多在上腹饰弦纹或水波纹

   盒  子口,可置盖,口径较大,弧腹平底,口沿下有的饰S形堆纹、上腹弦纹夹水波纹

   罐  形制较多,计有:

   直口罐   直口平唇,丰肩圆腹,肩腹部饰弦纹夹水波纹、横S堆纹、C形纹等

   大口罐   口径较大,窄肩直弧腹,或丰肩弧腹,上腹饰弦纹夹水波纹

   筒腹罐   有直口或子口两种,筒腹,腹部饰弦纹或水波纹,有的是贴附模印的铺兽,兽鼻有横向穿孔,可穿绳提携

   洗       直口,口下有一道内缩的凹槽,斜弧腹,底略内凹,也有直口圆唇,斜沿,下腹鼓出,底略内凹。上腹均饰弦纹或水波纹,有的口沿上饰密集的水波纹

   缽       形与II式碗基本同,但器形较大。有的腹部饰水波纹

   盖       盖面圆鼓,盖缘内有子口,有的盖缘下折成母口,钮有双股泥条拼合成桥形或圆蒂形,两侧加堆纹,盖面有的戳印C形纹,有的盖面有出气孔

   瓿       分三式。

   I式:    直口,圆腹,肩腹间无明显界线,肩部贴附环形或半环形系,并压印直条瓦纹或弦纹夹细瓦纹和锯齿纹

   II式:   造型与I式基本相同,肩部贴附模印的牛首形铺兽,牛鼻有横向穿孔,多数素面无纹,也有在肩腹部压印勾连纹或数道无釉露胎的宽带纹等

   III式:   与前两式最大变化是铺兽穿孔增大,装贴位置已高出器口,铺兽纹饰为曲折纹组成的几何形纹,有的是模印出眼睛并衔环

   钟、錞于  均为残件,钟施青黄色釉,饰云雷纹。錞于无釉,胎呈朱红色,点戳C形纹

   窑具      均为装坯件的窑底垫座,基本形状是上端有个圆形托面,托面有的镂大小不一的圆孔,下接筒形座,座的形状有直筒形、喇叭形两种,并镂不规则孔一个,或刻划“O”、“1”等符号。质地粗,托面有细密的擦痕,托座内壁有旋坯痕,外壁多数呈黑或紫褐色,似经过反复使用,托面粘连的瓷土粉末与器物所粘连的一致

   二、窑址的年代

   第一类窑址的产品在古越地区的土墩墓有出土,参照这些资料,对本类窑址的年代分析如下:I式碗与江苏地区土墩墓第一类型I式碗一致②。卷沿罐相似③。筒腹罐、碗、盂、盘、盖等,分别与浙江德清新联皇坟堆④、义乌平畴⑤、江苏无锡璨山⑥、庙山⑦、武进城湾山⑧、宜兴洑东山⑨、江阴大松墩⑩、溧水宽广墩⑾等土墩石室墓所出相似或一致。本类窑址器物常见的“S”形附加堆纹与“∩”形綯纹系等也与上述地区墓葬出土器物特征一致。罐类拍印的云纹、变体云纹、凸出器表的锥刺纹等,是同期青铜器纹饰的模拟,与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II式簋、盘、III式尊所饰的云形夔纹、尖叶勾连纹、锥刺纹极相似⑿。这种印纹属苏南土墩墓早期阶段一、二期⒀,江山南区第五单元⒁。据此,初步把第一类窑址的年代定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

   第二类窑址器物特征与我省绍兴县富盛⒂、吼山、东堡⒃等同类窑址所出大致相同。也与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第三期⒄、镇江地区土墩墓第三期⒅以及江苏南部土墩墓第五期⒆同类器物相同。据此,该类窑址的年代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

   第三窑址的器物造型丰富,纹饰富于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器物于吴越地区盛行的土墩墓中基本不见,根据对这种墓葬三段五期的划分⒇,其大致年限自西周前期至战国早期,这种分期为推断本类窑址的上限提供了依据。碗、杯、缽、洗、瓿、豆等分别与浙江绍兴县漓渚(21)、江山大溪滩(22)、上虞严村(23)等战国土坑墓所出同类器物一致或相似。部分器物与上海市金山县戚家墩遗址的下层所出一致,戚家墩遗址的地层关系是:上层为汉代文化、下层为战国中晚期文化(24)。据此,第三类窑址的年代当在战国中期以后。

   三、几点收获

   1. 原始青瓷是古越地区重要的手工业品,它与几何印纹陶一起,成为吴越文化的特征之一。德清县在《禹贡》中为古防风氏之国,春秋先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统一六国,属会嵇郡(25)。德清原始青瓷窑址群的发现,必将促进吴越文化的研究以及楚灭越后历史的研究,同时有助于认识浙江、江苏等地区古墓葬、遗址所出相同器物的烧造地点问题。

   2. 德清两周之际的古窑址,是迄今浙江境内发现最早的烧造原始青瓷的窑址之一。春秋战国之际古窑址的发现,证明了当时浙江不仅有绍兴、肖山、诸暨等位于越国都城周围的原始瓷、印纹陶生产中心,而是有其他生产中心。但德清窑址以生产原始青瓷为主,这与绍兴等地的窑址兼烧印纹陶的情况有很大区别。战国中期以后的几处窑址,对研究浙江早期原始青瓷向秦汉时期高温釉陶的发展演变过程增添了一个环节。

   3. 近年来考古发现证明,德清窑自东汉创建以来直到唐代,瓷业生产延续不断,是我国又一个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瓷窑(26)。它的出现与德清早在商周时期创烧原始青瓷的历史条件分不开。至少不晚于春秋早期,就已经初创器物套装叠烧工艺,并用粗沙粒、窑碴、垫珠作器物之间的间隔物,从而把春秋战国之际富盛等窑采用垫珠叠烧的历史提前了。笔者认为:江浙等地西周土墩墓中常见的圈足豆,至春秋早期圈足退化,逐渐演变成碗,这种形制上的变化除实际使用的因素外,极可能与碗类更适合于套装叠烧的工艺有关。战国时期叠烧采用瓷土粉末作间隔,这对降低窑位、增加装烧量等有着积极意义。窑床垫窑具的发明和使用把以前发现汉代才使用这种窑具的历史提早到战国,说明了战国时期窑炉及装烧技术的进步。部分原始酱褐釉瓷、黑瓷虽只能认为是釉料栈、配制还不稳定所致,但确也为德清窑黑瓷找到了始祖。另包括成型,装饰技法的创新和开拓,使我们看到了早期德清窑在原始青瓷生产过程中杰出的工艺成就。

   参加部分窑址调查的另有本馆袁华、章海初以及乡文化站俞有良、胡申豪、潘瑛仙同志

   朱伯谦、汪济英两老师对本资料的整理曾给予悉心指导,谨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