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

 发布时间:2010-10-12

   火烧山原始瓷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施宅自然村北掘步岭水库大坝的两头。是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古窑遗址。为配合掘步岭水库的加高加固清淤工程的建设,2007年3~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馆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发掘共分三区,发掘面积近900平方米。揭露窑炉、灰坑等丰富的遗迹现象以及出土大量的原始瓷标本。

   共揭露窑炉3条、灰坑10多个。窑炉均仅保留窑尾部分。Y1、Y2位于一区西侧边缘。Y1打破Y2,窑尾保存完整,窑壁残高近40、厚约20厘米,窑底残长216、残存最宽处达222厘米,方向352°、16°。在Y3前面有一道与窑床差不多等宽、低于地面近10米、长约380厘米的凹槽,可能是窑床被破坏后所形成,据此推测此窑原长至少在590厘米。以上三条窑炉均位于上坡上,有一定的坡度和长度,具备了龙窑的基本条件。

   本窑址的产品极其丰富,基本不见印纹陶,是一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产品主要有作为实用器的碗、盘、罐、水盂、钵、盆等,也有仿青铜礼器的卣、鼎、簋等。

   碗的器形早晚变化极大,也最具时代特征。卣、鼎、簋类仿青铜礼器类器物通常装饰有复杂的纹饰。

   根据考古发掘的底层叠压关系及器物类型学排比,本窑址共可分成西周晚期至春秋末期9期,其中春秋早期前段是本窑址的鼎盛时期,产品种类丰富、制作精美,装饰有大量的纹饰。仿青铜礼器的器物主要见于此期,腹部往往装饰有繁缛的纹饰,主要有勾连双勾线“S”形纹,勾连“S”形纹、双勾线“S”形、对称弧形纹、云雷纹等。纹饰个体大、风格粗放、排列杂乱,且常见重叠拍印的现象。虽然生烧与剥釉现象此期最为严重,胎釉结合不是很好,但釉层厚、釉色深、玻璃质感普遍较强。春秋中期以后放青铜礼器的器物基本消失不见,碗的数量占据绝对地位,纹饰锐减。但胎质比早期更加致密细腻,施釉技术明显进步,胎釉结合更好,生烧、剥釉现象大为减少,釉层变薄、施釉较为均匀,釉色变淡,呈淡青或青黄色。

烧釉技术上,未发现支烧具,部分器物底部粘有极厚的砂层,当为直接将器物置于窑床上。从春秋早期后段开始出现间隔具,但数量极少,春秋中期前段大量发现,主要是一种近似于圆锥形的托珠,三个一组使用,春秋中期后段以后则又基本消失不见。


   浙江是原始瓷的重要产地,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并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窑炉遗迹,对于探索中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本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火烧山窑址堆积厚,底层叠压关系明显,器物早晚变化清晰,一方面从底层学上印证了原有学者对江南地区按土墩墓中随葬品所作的排序和分期。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基本建立了自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更详细的年代标尺。这是本次发掘的第二大收获。

   火烧山窑址的产品极其丰富,出土了一大批包括卣、鼎、簋在内的仿青铜礼器产品,为江南大型墩墓中出土的此类器物找到了原产地。同时仿青铜礼器产品与碗、盘类使用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象征身份与地位的显赫物品,它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分层的出现或进一步发展,对于探索江南地区吴越文明的发展、国家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此为本次发掘的第三大收获。



执笔:    郑建明

领队:    郑建明

主要发掘人员:  郑建明   冯小琦   蔡  毅   王光尧

               任秀侠   黄卫文   董健丽   朱建明

               周建忠   朱  嵩   孙晓治   岳友军

已发表资料: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德清火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