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集锦

3000年前“古瓷”重现德清

来源:湖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4-12-19


打破中国“瓷之源”却无瓷器的尴尬

  商周时期的德清原始青瓷,终于在消失了3000年之后,以最完美的形象重现人间。昨天下午,10余件手工精制的原始青瓷,经1200℃的高温烘烤后,终于出窑亮相,打破了德清作为中国“瓷之源”却无瓷器的尴尬。


    昨 天下午1点半,首批“德清瓷”出窑,器形主要是豆。看着一个个釉面温润、器形规整的豆,德清博物馆研究员朱建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它们的质地、造型、 上色都与商周时期的德清原始青瓷品类无异,大概就是少了千年土壤的侵蚀。 ”朱建明笑言,这也证明了龙窑结构合理、环境稳定、窑工技术高超。


    朱建明所说的龙窑也是大有来头,是按照考古发掘的商代龙窑遗址通过1∶1复原的,“别小看了这座窑,它是瓷窑的祖先,后代所有形式不一的龙窑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朱建明说。


    在 德清五四村铜官庄,一条长达8.5米的龙窑,雄踞于山坡之上。这窑和龙有何关联呢?面对笔者疑问,朱建明带着笔者分别从火膛、窑门、窑身几个部位进行观察 ——果然,弓形的窑背有如龙身,窑道边投柴孔的支撑像是龙爪,而依山形起伏的窑背则恰如一条卧龙。“窑身左右两侧共开设了14个投柴孔。烧制瓷器时,根据 窑中火温,柴火可以从不同的投柴孔投入。普通瓷器通常要烧制2天2夜才能出窑,一些精贵的产品,烧制的时间更长。”朱建明告诉笔者,烧窑师傅凭借观察火焰 色泽就能判断窑炉内的温度。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据说,当时我们祖先在烧制陶器时,由于温度过高,产生的草木灰偶尔附着在 器物上呈现均匀的亮点,这些偶然的发现给了陶工一些启发,经过不断实践,将这些偶然现象变成了必然结果,就形成了温润的釉面。”说起那个火红的年代,朱建 明不由得两眼放光。 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学会德清县人民政府在德清共同主办了“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 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周密的论证与研讨,一致认为德清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原始瓷器的诞生地及中心产地, 至战国时期原始瓷烧造达到了整个先秦时期的最高工艺水平。这充分证明了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市区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 位,誉之“瓷之源”也可谓实至名归。“但中唐后德清窑进入了停烧行列,这主要是因为制瓷的资源和燃料减少,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发生转移,导致了德清瓷器制 造业的衰落。德清也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作为中国‘瓷之源’却无瓷器。 ”


    而今,德清陶瓷史在昨天注定要被书写上浓重的一笔,德 清无瓷器的尴尬也终被打破。“瓷器生产的基本工序为选料、制坯、上釉和烧造,每道工序又包括多项复杂的操作,任何一步操作的失误都会影响最终瓷器的质 量。 ”王军港是恢复德清瓷制作负责人,他告诉笔者,这批原始青瓷烧制是采用了德清火烧山窑址附近的瓷土矿为原料的一元配方工艺,按照考古发现的古瓷进行 仿制,“完全复原了3000年前德清瓷的制作工艺,重现德清窑的风采。 ”


    当然,成功的背后是多次的尝试和努力,王军港坦言,为 重现德清瓷,2年多来他们已烧了上千窑,制成瓷器更是数以万计。“所用制瓷配方也是独家秘方。 ”“这是‘瓷之源’课题在研究上的重大提升。 ”笔者了解 到,2012年,“瓷之源”课题已正式列入国家指南针计划项目,这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原始瓷起源及先秦原始瓷制作技术发展综合研究”课题,由浙江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德清县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参与,将进行瓷器起源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重振‘德清瓷’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打造‘瓷之 源’文化品牌,开创一个涉足制瓷工艺和文化休闲旅游的庞大文创产业。 ”朱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