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集锦

考古界:中国原始瓷器源于德清

 发布时间:2010-10-02

亭子桥窑址出土的青瓷编钟

瓷器史专家耿宝昌在亭子桥窑址发掘现场

    “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昨天在浙江德清闭幕。全国80多位考古学专家认为,德清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瓷窑址考古上的重大突破。考古结果充分证明,德清所在的东苕溪流域是中国原始瓷器的发源地。

  德清方面表示,打算将德清窑———火烧山、亭子桥窑址的考古成果,上报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中国原始瓷起源于德清  

  专家普遍认为,“德清窑”古窑址群范围很广,大体包括钱塘江以北、东笤溪沿岸,以及太湖南岸这些丘陵地带。

  原来认为年代最早的瓷器发源于湖州黄梅山、老鼠山窑址,建于商代。而目前正在发掘的德清火烧山和亭子桥窑址,地域上与之只相差十几公里。年代紧接其后,包括西周、春秋、战国。

  之前这些地区还发现了东汉、元朝、隋唐的窑址。前后连贯,达数千年之久。

  这些地区出土的原始瓷,器型、纹饰等文化特征都相同。说明它们都属于一个文化圈。

  专家已探明,光火烧山、亭子桥窑址附近、方圆20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有40处等待发掘的古窑址。这里的古窑址群落,数量如此之多,年代如此古老,足可以说明,这一带是中国原始瓷的起源地。

  德清窑是否属成熟青瓷 存争议

  对于德清窑所产是否属于成熟青瓷,专家有不同看法。

  有专家认为,德清窑的瓷器已是成熟青瓷,并可将中国成熟青瓷的历史推前600年。

  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看法。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伟东引用同事所做的测试结论,认为无锡鸿山越墓所出土的青瓷(已证明产自德清窑),胎的吸水率较高,跟成熟青瓷相比还有距离;胎和釉结合得也不太好,釉本身不够平整。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则引用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副研究员熊樱菲女士的仪器测试结果,将德清火烧山、亭子桥窑址出土的青釉标本,和上虞小仙坛及大圆坪出土的东汉青瓷标本,进行对比后得出,德清窑的产品定位为原始青瓷。

  专家组最后在结论中写道:“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成熟青瓷是由原始青瓷发展而来。一直以来,陶瓷界把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的产品认定为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成熟青瓷。亭子桥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多数产品都显得烧成温度很高,胎质细腻坚致,釉面匀净明亮,釉色泛青、泛绿,胎釉结合良好,其物理性状普遍已达到了成熟青瓷的水平。有专家提出,根据亭子桥与鸿山越国大墓的发掘,这类质量上乘的产品可称为‘青瓷’。对这一课题,需进一步探索和科学测试。”

  火烧山窑址是中国最早龙窑遗址。专家还认为,火烧山原始青瓷窑址是已发掘的最早的原始瓷龙窑遗迹,是探索我国龙窑起源的重要证据。

  龙窑是指建造于斜坡之上的瓷窑。因斜着上升的窑洞,远看有点像条龙,所以称为龙窑。可以说,没有龙窑,就没有瓷器。


  亭子桥窑址专为贵族服务

  火烧山窑址在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产品丰富、制作精美,与德清皇坟堆出土的原始瓷器,一同表明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是原始瓷生产史上第一座高峰。

  火烧山、亭子桥窑址发掘了中国最早的原始瓷龙窑遗迹及大量形式多样的窑具,对于探索中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丰富了我们对西周至战国时期窑业生产技术的认识。

  战国时期是原始瓷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以亭子桥窑址大量精美的仿青铜礼乐器的发现,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与同期的越国贵族大墓的同类随葬品比较可知,亭子桥窑址是一处为越国王室与上层贵族烧造高档用瓷的窑场,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制瓷工艺水平。